两种充填材料治疗龋病的临床疗效的对比分析

2006-10-24 22:10  来源:
作者:霍虹 徐睿 阅读量:1723

  【摘要】 目的 对用玻璃离子粘固粉、CO-Ⅱ粘固粉治疗龋病的疗效进行对比观察。方法 204颗患牙分别用以上两种材料充填治疗,经1、3、6个月及1年观察并评价两组疗效。结果 玻璃离子粘固粉、CO-Ⅱ粘固粉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8.04%和90.2%。结论 玻璃离子粘固粉与CO-Ⅱ粘固粉相比具有较强的防龋性,对牙髓无刺激,治疗成功率高。   
  
  龋病是牙齿硬组织发生慢性进行性破坏的疾病。其发病率高,分布面广,对人类健康影响很大。所以及时治疗,终止龋病发展,保护牙髓的正常活力,恢复牙齿的生理功能,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笔者选用玻璃离子粘固粉与CO-Ⅱ粘固粉进行龋洞的充填治疗,并加以比较,报告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充填材料 GI-Ⅰ型玻璃离子粘固粉(上海青蒲材料厂出品),CO-Ⅱ(高级牙用复合羧聚陶瓷)(昆明齿科材料厂出品)。

     1.2 病例选择 选择经门诊日常治疗的106例龋病,共204颗患牙。其中男48例,96颗患牙;女58例,108颗患牙。患牙均为龋病,牙髓活力正常,无自发痛、叩痛等牙髓症状。将204颗患牙按诊治先后次序随机分成A、B两组,两组中浅、中、深龋尽量平均分配。如同一患者左右牙均为龋坏,且破坏程度及敏感程度相当者,则分A、B两组进行 对比治疗。A组(玻璃离子粘固粉充填组)共58例患者,102颗患牙;B组(CO-Ⅱ粘固粉充填组)共48例患者,102颗患牙。

     1.3 操作方法 A组:玻璃离子粘固粉充填:除尽腐质,备洞,2%双氧水清洗窝洞,75%酒精消毒,吹干后用玻璃离子粘固粉充填。B组:CO-Ⅱ粘固粉充填:同样去腐质,备洞,清洗消毒,吹干后用CO-Ⅱ粘固粉充填龋洞。

     2 结果

  充填治疗后1、3、6个月及1年随访结果显示:A组总有效率为98.04%,B组总有效率为90.2%。见表1。根据患者所表现出的不同临床反应,制定了疗效标准和治疗标准,结果见表2。

    良好:充填物完好未脱落,牙髓无充血或充血症状一个月内消除,牙髓活力正常。一般:充填物完好未脱落,牙髓充血,过敏症状3个月消除。失败:充填物脱落,牙髓充血症状3个月以上不消除或牙髓炎发生。
  表1 随访结果(略)
  表2 治疗结果 颗(%)(略)
    
  3 讨论

     3.1 牙髓充血 多为深龋所引起,其阶段的病理变化是可逆的,在A组的病例中比B组病例出现牙髓充血,过敏症状明显减少,与氟的抑龋性有着密切的关系。氟的抑龋作用已被多数学者所证实。用玻璃离子粘固粉充填龋洞,其玻璃离子中所含的氟化物在口腔环境中可释放出氟离子 [1]  ,可抑制龋链球菌细胞内多糖的贮存,使细菌缺少营养物质的补充,从而抑制了细菌的生成与繁殖。氟离子还可抑制链球菌合成细胞外多糖,减少细菌的粘附。这也正是A组病例出现牙髓充血明显减少的原因所在。即使A组出现牙髓充血,经口服抗生素及减少理化刺激后牙髓充血大多减轻直至牙髓恢复正常。
     3.2 牙髓炎 A组发病率较B组明显降低,除了由于玻璃离子粘固粉含有氟化物,具有释放氟而抗龋的性质外,与它能凝固牙本质中的蛋白质,封闭牙本质小管,从而阻止细菌侵入和隔断外来刺激有着密切的关系。
     3.3 脱落 与修复材料和牙齿组织化学粘结性有着密切关系。临床结果表明,A组脱落多于B组。操作过程发现玻璃离子粘固粉和CO-Ⅱ粘固粉的固化反应进行缓慢,完全固化所需时间长(至少24h),充填修复时应在2min内1次完成外形的修复,并保持充填体干燥5~6min,若外形恢复不良,用雕刻刀或钻针进行修整,都会影响修复材料在固化初期与牙本质的粘结而造成充填体的脱落。所以在修复邻面洞时,应选择合适的成型片,待糊剂达到临床固化后, 才能取下成型片。充填体的磨光应在24h进行。脱落的问题还可以与充填技术和充填物边缘出现微隙等诸多方面有关,还待临床进一步研究。

本新闻共2页,当前在第1页  1  2  

编辑: 唐建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