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头痛与口腔黏膜病可能的内在联系分析及其应用

2018-2-5 14:02  来源: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作者:王红梅 周红梅 阅读量:13605

    偏头痛是最常见的一种原发性头痛,主要表现为单侧搏动性头痛,可伴有恶心、对光线及声音敏感、头部运动时疼痛加重等症状。而口腔黏膜病是涵盖主要累及口腔黏膜组织的类型各异、种类众多的疾病总称。二者看似无关,却可能存在某些内在联系,例如:口腔与头面部结构间存在密切的毗邻解剖位置关系;由于偏头痛可牵涉至面部及口腔,一些以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或伴随表现的口腔疾病可能易与偏头痛混淆;口腔黏膜病专科的常用药物可能对偏头痛产生影响等。本文尝试从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疗方案等方面分析偏头痛与口腔黏膜病之间可能存在的内在联系,旨在辩证看待口腔与全身的关系,拓展对疾病研究及诊疗的思维。

    1.偏头痛概述

    1.1发病机制学说

    关于偏头痛的发病机制主要包括3种学说,即血管源学说、皮层扩布抑制学说和三叉神经血管反射学说。血管源学说是最早提出的学说,该学说以单纯的颅内外血管收缩及舒张解释头痛的先兆及发作,但较难解释无先兆性偏头痛。皮层扩布抑制学说认为神经功能紊乱可能是偏头痛发作的主要原因,头痛发作前大脑皮层表现为代谢活性增加,继而脑皮质活动被逐渐抑制,并导致钾的释放,引发偏头痛的先兆期症状和发作。目前较公认的是三叉神经血管反射学说,该学说认为三叉神经血管系统的激活作用将导致P多肽等神经肽的释放,神经肽和其他细胞因子共同作用于血管壁,使血管扩张、血浆蛋白渗出,激活血小板活化途径,从而产生无菌性炎性反应,激活三叉神经痛觉传入纤维引发疼痛。

    1.2分型及临床表现

    根据国际头痛协会分类第三版(ICHD-3)的分类标准及建议,偏头痛的诊断可分为五层共29种诊断,建议综合性医院及非专科医生至少能做出第一、二层诊断,而临床最常见无先兆性偏头痛和典型的有先兆性偏头痛均属此范畴。在无先兆的偏头痛中,头痛发作前没有局部的神经症状,以中重度的单侧搏动性头痛为主要表现,可伴随恶心、呕吐、畏光、畏声等症,日常活动可加重症状,疼痛一般持续4~72h。而在有先兆的偏头痛中,头痛发作前有一系列典型的感觉、运动或视觉先兆症状,有时可累及面部、唇部及舌部。在头痛发作结束后,患者进入缓解期,常感觉疲惫、烦躁、困倦。

    1.3治疗药物及方法

    偏头痛的药物治疗根据功能可分为2大类:预防性药物及中止性药物。最常使用的药物为“曲坦”类药物,其是一种5-羟色胺受体激动剂;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受体拮抗剂则是最新研究热点。偏头痛防治指南指出,除药物治疗外,还可采取按摩、理疗、针灸、生物反馈治疗、认知行为治疗等防治措施。

    2.偏头痛与口腔黏膜病发病机制的可能联系

    2.1灼口综合征(burning mouth syndrome,BMS)

    BMS发病机制中关于神经系统的理论提及了三叉神经传感器小C型神经纤维的改变以及唾液中神经肽的异常检出。而偏头痛中,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存在于肽能的Aδ-和C-纤维中,P多肽存在于C-纤维之中,二者常共同释放。可见,BMS与偏头痛患者均可存在三叉神经C-纤维分泌或功能异常,可能与二者均常表现为持续性烧灼样疼痛有关。

    2.2梅罗综合征(Melkersson-Rosenthal sydrome,MRS)

    MRS除了典型的三联征外,还可出现复发性颅面部自主神经系统症状,包括头痛、偏头痛、听觉过敏、唾液分泌量异常、面部感觉迟钝等。关于MRS的致病机制尚未明确,其颅面部神经症状可能与遗传性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或面神经受压迫有关。说明在MRS患者中,可能通过影响三叉神经功能或其他脑神经造成类似偏头痛的局部神经症状或直接引起偏头痛。

    3.偏头痛与口腔黏膜病临床表现的可能联系

    在临床实践中,偏头痛需与多种口面部其他疾病的疼痛表现进行鉴别,包括MRS、BMS、三叉神经痛、牙源性疼痛等,这些疾病单纯的疼痛表现可能与偏头痛类似,可通过疼痛性质、持续时间、伴随症状以及辅助检查等进行鉴别。

    4.偏头痛与口腔黏膜病的内在联系分析在口腔黏膜病诊疗方案中的应用

    4.1疼痛日志

    由于缺乏特异的诊断性试验确诊偏头痛,因此其临床诊断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完整病史的收集、患者对于自身症状描述的可信度和准确度以及对其他可疑病因的排除。这与BMS的诊疗过程很相似,都有其特有的基于主观表现的客观标准。参考偏头痛的疼痛日志,根据BMS的具体情况设计类似的记录表格,可应用于对BMS的诊疗指导、疗效判断。

    4.2脑皮层波像及神经功能检测

    偏头痛的先兆及发作期均有脑皮层波像的特异性改变,也有局部的神经症状。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以及基于体素的形态测量学(VBM)等技术被应用于检测偏头痛患者的脑功能影响改变。对于BMS或MRS的患者来说,其发病机制可能与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有关,也可有外周神经症状的表现,因此,可酌情考虑采用上述相似的检查手段,以期为疾病的诊疗提供新思路。

    4.3生物反馈疗法

    生物反馈疗法是较成熟的防治偏头痛的方法,国内外均有相关报道,中国偏头痛防治指南亦推荐此方法。国外多个临床试验对生物反馈疗法治疗偏头痛的长期疗效也较肯定。基于精神及神经系统方面的可能发病机制,本课题组推测生物反馈疗法也可用于BMS的治疗,并率先开展了生物反馈疗法辅助药物治疗BMS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结果发现:生物反馈疗法有改善BMS患者的口腔烧灼痛程度及有效睡眠时间的作用。

    4.4治疗药物

    糖皮质激素和沙利度胺是口腔黏膜病专科较常用的免疫抑制类药。虽然糖皮质激素不在偏头痛防治指南推荐之列,但有文献报道可用于治疗难治性偏头痛。长期大量使用沙利度胺可引起周围神经病变,而其对胎儿的致畸作用也体现在中枢神经系统。有回顾性研究报道,使用沙利度胺治疗口腔疾病时可引发头痛,包括偏头痛及紧张型头痛等各型头痛。因此。建议对有头痛或偏头痛病史的患者谨慎使用或低剂量使用沙利度胺。

编辑: 陆美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