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酸处理根面的组织学比较

2006-11-8 16:11  来源: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作者:刘牧菲 阅读量:2064

  摘要 目的:用不同酸作根面处理剂,观察、比较酸处理根面后牙周组织的转归并探讨其治愈原理。方法:利用雄性Wistar大鼠,建立牙槽骨缺损动物模型,模拟临床牙周外科处理法对离体牙感染根面行洁治、刮治术,经不同酸(盐酸四环素、盐酸、枸橼酸)处理后植入骨缺损处,分不同时期取材,做组织学观察和评价。结果:盐酸四环素组术后炎症反应小,后期以不伴吸收的骨性结合为愈合特点;盐酸组则炎症反应强烈,大量多形核白细胞附于根面,后期能观察到纤维结缔组织附着和骨性结合;枸橼酸组早期可观察到大量纤维附着,后期根吸收明显。结论:酸根面处理,因使用的酸不同,其组织修复表现也不同。

  酸作为牙周病局部治疗用药,最早是1897年Younger报道,该文[1]记载了当时临床用乳酸治疗牙周炎。70年代Register[2]为探明酸治疗牙周病的作用机理,首次做了动物实验。自此历经20多年,这方面的研究已有长足发展,由原来的乳酸、枸橼酸发展到EDTA、盐酸、盐酸四环素等,也进行超微结构、免疫组化等组织学研究。过去的研究提示,根面经酸治疗后表面脱矿,胶原基质以及它的降解产物暴露于根面。这种被暴露物被认为是化学趋化因子,能刺激多形核白细胞、巨噬细胞和纤维细胞趋化、游走、向创面附着并在创面发展纤维附着系统。体内、外实验结果都证明了根面酸处理后,有促进纤维结缔组织向其表面附着的生物潜在能力[3]。本研究以大鼠建立标准牙槽骨缺损动物模型,将人离体牙周病患牙经模拟临床牙周外科处理后,置入预制骨缺损中,观察牙周组织向“根面”附着情况,对牙周病感染根面经用不同酸处理后的组织修复形态、过程进行比较研究。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预备和处理

  模拟临床牙周外科根面洁治、刮治及酸处理,选已无法保留的人牙周病患牙,常规拔牙,在体外行洁治、刮治术后,用金钢砂片将牙根部分割成1 mm×1 mm×3 mm的矩形,为了便于区别根面和髓面,特将髓面切一缺口。置入-70 ℃低温冰箱中保存48 h,取出后分别用盐酸四环素(TC)、盐酸(HA)、枸橼酸(CA)及生理盐水(对照组)浸泡5 min,取出用PBS冲洗,直至pH为中性。

  1.2 实验用动物

  8周龄雄性Wistar大鼠,体重约250 g,40只。

  1.3 实验方法

  以苯妥英钠行腹腔内注射,在全麻下用牙科高速涡轮机行半牙切除术将大鼠上颌左右第一磨牙近中根分离除去。用120号根管锉将牙槽窝中残留的牙周膜全部除去,并稍加扩大,使形成一标准大小牙槽骨缺损,分别在两侧骨缺损中置入用不同酸处理的牙片,每组5只,然后缝合,标准饲养。

  1.4 组织标本制备

  术后3、7、14、28 d,在吸入乙醚麻醉下处死大鼠。剔出包含手术部位的上颌骨,放入10%中性福尔马林液中固定。常规脱矿,脱水,石蜡包埋,近远中纵向连续4.5 μm厚切片,在光镜下观察并摄影记录。

  2 结 果

  术后3 d,TC组表面可观察到一线状嗜伊红无定形物,而HA、CA及对照组则无此现象(图1,2)。TC组牙片表面有大量红细胞及纤维附着;HA组可观察到大量多形核白细胞附着;CA组以纤维附着为主;对照组牙片周围有大量炎症细胞浸润。术后7 d,TC组牙片表面可见类骨组织;HA组、对照组牙片周围炎症反应仍然明显;CA组可观察到成熟的结缔组织附着在牙片表面,与此同时其表面还可见虫蚀样吸收凹。14、28 d,TC组牙片与周围牙槽骨形成不伴吸收的骨性结合(图3),牙槽骨水平以上部位可观察到结缔组织附着;CA组牙片表面结缔组织附着的同时多处还可见破牙骨质细胞及吸收凹;HA组修复以结缔组织附着和骨性结合为主要特征,其组织修复像与TC组近似;对照组牙片多处可观察到虫蚀样吸收凹。 

图  术后14~28d,TC处理绒且根面见不伴吸收的骨性结合 HE ×150

  3 讨 论

  牙周病治疗的目的是使受到破坏的牙周组织恢复到原来的结构、功能状态。临床常规采用根面物理和化学治疗方法。用物理方法除去影响修复再生的有害物质,如菌斑、牙结石、细菌内毒素、变性坏死的牙骨质等,即除去病因。然后用化学方法做根面酸处理,使牙本质中Ⅰ型胶原暴露于根面,易于吸附纤维结合素(fibronectin),诱导组织周围间充质细胞向成纤维细胞分化并向根面附着、增殖。以此方法控制修复速度较快的结合上皮向根面附着并向根尖方向增殖,即选择性地诱导牙周韧带修复

本新闻共2页,当前在第1页  1  2  

编辑: 姚红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