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在龋病三联因素中作用的研究

1970-1-1 08:01  来源: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08-5-23 17:18:46
作者:管泽民 阅读量:2323

  提 要 本文对1195颗龋病的初发部位与年龄的关系及783颗成人第二磨牙龋病的初发部位与第三磨牙生长位置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三联因素(即:细菌、食物和宿主)在龋病的形成过程中并非等列。食物在三种因素中可能起着主导作用。提示:在龋病的预防中,如果重视解决食物嵌塞问题,其效果可能较其它方法会更好。
  关键词 龋病  食物  预防

材料和方法
  资料1,患者627例,其中男性291例,女性336例,初诊时发现有龋病并能明确诊断出龋病初发部位的恒牙1195颗。患者的年龄最小10岁,最大70岁以上,根据10岁一个年龄组,将627例患者分为7个年龄组。根据临床观察,将龋病的初发部位分为邻面龋(指近中、远中邻面)面龋和其它(指颊、舌面)三种情况,就诊时龋病范围较大,不能确诊初发部位者不包括在内。
  结果详见附表1,通过统计学分析,P<0.01,具有高度显著性。

表1 龋病初发部位与年龄的关系
 

年龄组
(岁)
邻里龋面龋其它龋合计
龋数龋数龋数
10~16271519.75977.622.676
20~578210743.113052.4114.4248
30~749121969.59128.951.6315
40~697922980.64415.5113.9284
50~554417487.9189.163.0198
60~17115585.969.434.764
70~32770.0110.0220.010
合计291336870 349 40 1195

  资料2:我们对783颗成人第二磨牙龋病的初发部位与第三磨牙的生长位置也进行了对比观察,其结果是龋病发在近中邻面者为9.1%,发生在远中邻面者为68.7%,发生在t0402.gif (116 bytes)面者为20.6%。远中邻面龋的发生率较其它两种高得多(表2)。

表2 第二磨牙龋病的初发部位与第三磨牙位置的关系

 近中颈部龋面龋远中颈部龋颊、舌面合计
龋数龋数龋数龋数
前倾阻生79.9138.120638.34 230
伸长22.82314.319335.94 222
其它*  42.5213.95 30
正常2940.85634.88616.0  171
3346.56540.4325.9  150
合计719.116120.653868.7131.7783

  *其它:指第三磨牙除前倾阻生、伸长外其它类型的阻生。
结果与讨论
  从资料1可以看出,龋病的发生部位与年龄有明显的关系,10岁年龄组,邻面龋的发病率为19.7%,面龋却高达77.6%。随着年龄的增加,邻面龋逐惭增加,面龋逐渐减少,50岁年龄组邻面龋发病率高达87.9%,经询问,凡发生邻面龋的患者,多有食物嵌塞病史。
  从资料2也可以看出,凡第二磨牙发生远中邻面龋者,大多数第三磨牙的位置不正,下颌多见于前倾阻生,上颌多见于第三磨牙伸长,致使第二、三磨牙间长期食物嵌塞,久之能产酸的细菌作用于食物中的糖类而产酸,使牙齿的无机部分脱矿,由于蛋白溶解酶的作用,将残留的有机物溶解,遂使牙齿崩解便形成了龋洞。
  不少学者曾报道,戴可摘义齿后,由于基牙邻面和义齿间易嵌塞食物,自洁作用差,基牙患邻面龋较多,并且和戴义齿的时间成正比,时间越长基牙邻面龋发病率越高〔1〕。
  龋病的三联因素学说已被广泛承认,从上述资料看,三种因素并非等列,食物在龋病的发生中起着主导作用。
  关于龋病的细菌学研究,已进行了大约一个世纪,目前认为变形链球菌为主要致龋菌。刘大维等人的研究证明,有变形链球菌的存在,并非必然发生龋病,只有在食物合适时才显示致龋力〔2〕。
  对于龋病的预防过去曾进行了大量研究,试图通过服用抗菌药物杀灭口腔内的致龋菌来防龋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口腔内有数量巨大的微生物群体,长期使用任何抗菌药物都会带来一些毒副作用〔4,5〕。

本新闻共2页,当前在第1页  1  2  

编辑: 姚红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