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金属修复 全瓷是新一代修复技术

2005-12-17 10:12  来源:
作者: 阅读量:1460

      全瓷嵌体、高嵌体和部分冠,效果持久可靠且有益于牙本质的保存。
       在牙科诊治中,一个重要的部分就是通过填充、嵌体和部分冠来恢复龋坏牙齿的功能。德国牙科陶瓷工作协会调查结果显示。过去数年全瓷修复的数量呈上升态势。去年在德国,采用白榴石增强的压铸陶瓷、技术室分层的烧结陶瓷、工业化预制的硅酸盐陶瓷与用CAD/CAM加工的嵌体和部分冠数量多达约一百五十万个。数量增长如此之大,主要是替换了贵金属合金制成的铸造修复体。这种发展的根源何在?到底是患者增强了美观意识,还是对生物相容性安全度方面有了更高的需求?
      过去,人们在处理受损牙齿时绝大多数都采用了金属。在此期间,金属存留在人体内部充当修复材料。它虽然机械性能稳定,但从美学角度来看就很难令人满意了。陶瓷的成分同天然牙釉质更加接近,都是由90%以上的无机材料构成的。多年以来,陶瓷材料的生物相容性也早巳获得证实。陶瓷在口腔里几乎不溶解,因而与人体组织也不发生相互作用。所以,细胞生物学家和皮肤科医
生都证明这种材料具有很高的组织相容性。在很多情况下,对特定金属有过敏反应的患者都可以选择全瓷修复。
      从外观和生物相容性的角度来看,全瓷是今天牙科修复的第一选择。而且特殊的硅酸盐陶瓷还有变色效果,使其更容易与周围的牙齿相协调。

      直接修复还是间接修复
      根据目前树脂材料能达到的修复程度及其应用的临床经验,今天我们已经能够对这个问题给予明确答复:对于非常浅的小型龋洞,用分层技术进行的树脂充填已成为成熟的直接修复方法。不过,树脂E系数较低、抗磨损性较差和易变色的特点限制了其在中小型龋洞上的应用。对于大型龋洞,尤其是在承担咀嚼力的磨牙区或者缺损涉及承担咬合力的牙尖时,就要用到陶瓷嵌体或高嵌体了。因为后者能给剩余牙体组织提供良好支撑。技术室制成的树脂嵌体临床应用有限,因为它与陶瓷嵌体的制作成本并无区别,而
强度和耐久性却相对较差。陶瓷嵌体在咬合面的磨损明显少于树脂充填和树脂嵌体。另外,陶瓷嵌体的抗磨耗性高,咀嚼面光洁,极少有牙菌斑沉积。
       牙科用陶瓷在口腔温度下不  会发生塑性形变,但它具有一定  弹性形变的可能性,其弹性系数  在50MPa(硅酸盐陶瓷)至  300MPa(氧化铝)之间。在负  荷的情况下,陶瓷也会表现出一  定的抗断裂或抗弯曲强度。在  CAD/CAM设备上,用工业生产  的陶瓷可以切削出不同修复体,  这种陶瓷晶体结构均匀,具有比  技术室加工出的烧结陶瓷更高的  抗弯曲、抗疲劳强度。而且全瓷  修复体通过最后的粘固,还能提  高修复体的强度,这点对于由硅  酸盐陶瓷制成的嵌体、高嵌体与  陶瓷饰面的部分冠来说,尤其重  要。因为硅酸盐陶瓷的抗弯曲强  度仅在200MPa以下,通过粘接可以提高该种修复体的强度。其原理为通过与牙本质的化学结合,修复体内表面不再有机械的接触面,所以不会因拉应力在接触面发生作用而形成裂缝,这就大大提高了它的负荷能力。硅酸盐陶瓷虽然强度相对较底低,但它具有最好的外观属性,尤其适合保守治疗的牙体修复。
       大范围的龋洞一般都隐含着牙冠折断的风险。尤其是当剪切力作用于磨牙牙尖时,会使整个磨牙牙尖变形,发生断裂。在进行金属修复时,若遇到此类情形,就必须采用覆盖面或保护牙尖的修复方法。通过磨牙牙壁同陶瓷修复体的紧密粘接,可以保护剩余牙体组织并由此减少牙本质的腐蚀。大范围的龋损时,使用低E系数树脂进行修复(如树脂嵌体)较陶瓷容易变形并会由此把变形能量传到磨牙牙尖。当剩余磨牙牙尖有剪切负荷时,它下面的剩余牙体组织就会发生变形,导致牙齿断裂。有限元的研究(FiniteElemente-Untersuchung)显示了剩余牙体组织在剪切负荷下应力的作用范围。通过陶瓷的嵌入修复,可以使牙体组织发生较小的变形并因而获得更稳固的修复效果。

本新闻共3页,当前在第1页  1  2  3  

编辑: 孙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