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颌第二磨牙后间隙与下颌第三磨牙阻生关系的研究

2007-7-7 15:07  来源:INTERNET
作者:舒先涛 周晓娟 刘兵 阅读量:2130

【摘要】 目的 探讨下颌第三磨牙阻生的机理。方法 将302下颌骨标本正常组、阻生组、无第三磨牙组,再分别测量下颌骨斜长,下颌第二磨牙后间隙的长度及下颌支喙突内侧面隆嵴与齿槽缘所形成的夹角。结果 男女阻生为10.60%,女性高于男性(P<0.05)。结论 无第三磨牙可能是人类进化过程中,下颌骨与牙齿均衡退化的结果,而阻生是人类进化从有第三磨牙向无第三磨牙演化的过渡阶段。 

  关键词 下颌骨 第三磨牙 阻生
     
  下颌第三磨牙阻生是口腔科常见的疾病之一,但阻生的原因可能与内分泌紊乱、局部炎症、牙胚发育不良及牙萌出位置不够有关 [1,2]  ,本文仅就下颌骨第二磨牙后间隙与下颌第三磨牙阻生关系进行了研究,并阐明其发生原因。

  1 材料与方法

    302个下颌骨标本(男209个、女93个),根据第三磨牙萌出情况分为正常组、阻生组和无第三磨牙组,对未发现第三磨牙的下颌骨进行X线拍片验证。每组下颌骨分别测量下颌骨斜长,下颌第二磨牙后间隙的长度及下颌支喙突内侧面隆嵴与齿槽缘所形成的夹角(称嵴缘夹角)。下颌斜长:指下颌小舌上前缘至下颌齿槽前缘正中点间的水平距离。第二磨牙后间隙:指第二磨牙远中牙槽嵴顶点至下颌小舌上前缘间的水平距离。嵴缘夹角:首先定出四点:(1)下颌小舌上前缘;(2)第二磨牙远中牙槽嵴顶点;(3)喙突内侧面隆嵴上端;(4)通过下颌
小舌上前缘所作的斜线与隆嵴的交点,然后将1~2和3~4点之间连成一条直线,3~4点连线与1~2点连线的交角即嵴缘夹角。


  2 结果


    2.1 302个下颌第三磨牙萌出情况 见表1。阻生组中双侧阻生21例(65.63%),单侧阻生11例(34.37%),阻生率女性高于男性,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无第三磨牙 组男女差异无显著性(P>0.05)。


     2.2 下颌第三磨牙后间隙比较。


  2.3 下颌斜长的比较。


    2.4 下颌嵴缘夹角角度比较。
    
     3 讨论


  302个下颌骨的测量结果表明,第三磨牙萌出正常组第二磨牙后间隙、下颌斜长的均值大于阻生组和无第三磨牙组。第二磨牙后间隙减小,说明牙槽位置不足是造成第三磨牙阻生的原因,而牙槽位置不足可能与人类进化过程中咀嚼器官退化有关。导致咀嚼功能减退,承受咬 牙 合 的骨组织也随着改变 [3]  。根据化石所见,猿人、古人或新人均未发现第三磨牙阻生,且第三磨牙与下颌支间的距离也较大。从人类演化来看,海得堡人无颏,现代人有颏。颏的出现标志着牙槽骨在退缩,说明牙槽骨比颌骨退缩明显。牙、牙槽骨和颌骨退化不均衡而造成第三磨牙萌出位置不足,因此第三磨牙阻生率较高。人类进化过程中,下颌角是由小变大 [4]  ,北京猿人102.5°,尼人110°,旧石器时代晚期人118°,现代人123°。本文下颌角和嵴缘夹角的变化是正常 组小于阻生组和无第三磨牙组,此角度的变化,可能因年龄关系所致。本文测量的标本均为成年人,故阻生组及无第三磨牙组下颌角,嵴缘夹角大于正常组者可以说明是进化现象。综上所述,无第三磨牙可能是人类进化过程中,下颌骨与牙齿均衡退化的结果;而阻生则是人类进化从有第三磨牙向无第三磨牙演化的过渡阶段。


  参考文献


    1 唐文杰.下颌智齿阻生机制的探讨.中华口腔科杂志,1963,(9):52.


    2 章魁华.下颌阻生智齿的病源和治疗问题.中华口腔科杂志,1955,(3):226.


    3 毛燮均.演化途中的人类口腔.中华口腔科杂志,1956,(4):75.


  4 柏蕙英.中国人下颌角的年龄变化.解剖学报,1979,(10):13.

编辑: 姚红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