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体周软组织功能性重建与美学处理的相关问题探讨

2016-2-15 11:02  来源:2006-4-24 9:39:45
作者:陈钢 阅读量:3222

       种植体周软组织的处理是近年来口腔种植领域研究的热点及难点。对于前牙要兼顾美观与功能的统一,而对于后牙及无牙合则以功能考虑为主,对于软组织处理的一些相关问题,与大家共同讨论一下。

一、种植体周附着龈的必要性及宽度
      尽管许多研究者认为种植体周所谓的附着龈组织对种植体的长期成功不是必需的,但越来越多的学者同意种植体周存在适当宽度的附着龈可增进种植体周软组织健康、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并发症。后者的理由是不能移动的附着龈组织可防止结合上皮从种植体表面脱离,从而封闭种植体周与口腔的相通,限制边缘软组织的炎症向根向扩散,避免了骨的丧失及种植体的失败。文献中对此观点的不统一主要原因可能是因为影响种植体周软组织健康及骨结合种植体长期成功的相关因素太多的缘故。
      尽管许多医生认识到种植体周附着龈的重要性,但对于其宽度的要求尚无统一认识。Maynard and Wilson认为至少需5mm的宽度,进一步分为2mm的游离龈缘和3mm的附着龈。对于美学区域应至少有5mm的宽度。对于非美学区域,他们与Lang and Loe的观点一致,至少有2mm的附着龈。而Sclar认为鉴于种植体周牙龈脆弱的结构,在非美学区也应有3mm的宽度。

二、 种植体周软组织处理的方法及选择
1. 切除成形技术(resective contouring)(环切):唇颊侧附着龈宽度5-6mm。
2. 龈乳头瓣技术(papilla regeneration):唇颊侧附着龈宽度4-5mm。
3. 侧向推进瓣技术(lateral flap advancement)(无牙合或多个后牙游离端缺失):唇颊侧附着龈宽度3-4mm。
4. 颊向推进瓣技术(buccal flap advancement)。
5. 各类软组织增量技术(附着龈宽度,牙龈厚度,牙龈质量,软组织炎症或病变等因素)。
      ①腭侧结缔组织翻转技术(palatal roll technique)(前牙至第一磨牙区轻到中度软组织增厚);②游离龈移植(free gingival graft),或带上皮的腭组织移植(epithelialized palatal graft):用于增加附着龈宽度或覆盖裸露根面。可分为部分厚和全厚。③结缔组织移植技术(subepithelial connective tissue graft technique)(重建缺失的软组织量,最好在种植体暴露前进行);④冻干异体皮肤(freeze-dried allograft skin,AlloDerm,诺瑞等):优点为不需供区手术,减轻患者痛苦,缺点为二期收缩及愈合较慢。⑤腭侧蒂血管化骨膜-结缔组织移植瓣(Vascularized interpositional periosteal-connective tissue flap)。Sclar描述的以腭动脉为蒂的可同期进行的腭侧带骨膜的结缔组织移植技术。
    各种方法要按其适应症进行选择,实际中由于患者的耐受及依从性而往往简化。

三、 牙槽嵴保存技术的实用性
      Scalr等描述了一种在牙齿拔除即刻开始的保存牙槽嵴及牙龈形态的方法,并称之为Bio-Col技术。其基本操作要点为①微创拔牙;②在血供丰富的牙槽窝内植入可缓慢吸收并被新生骨取代的骨传导性材料;③使用可吸收性的胶原材料及封闭材料隔离植骨区,而不使用破坏美观的滑行瓣技术,但可取得同样的成骨效果;④通过即刻解剖性的临时修复支持软组织,预防拔牙后的软组织塌陷(修复体延伸到软组织窝内3mm)。他描述了不同唇颊侧骨质缺损情况下的处理要点,以及同期或延期种植的选择及操作要点。应用此方法可获得完全类似天然牙的软组织形态,并在连续多牙缺失的状况下也可保存多个龈乳头。
      此项技术毫无疑问有其极大的优越性,但在国内应用需考虑以下问题①昂贵的费用及国人的接受程度;②同期即刻种植时感染的风险;③与延期即刻种植相比的优缺点,等。

本新闻共2页,当前在第1页  1  2  

编辑: 唐建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