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骨再生的生物膜技术在种植义齿中的应用研究

1970-1-1 08:01  来源: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07-1-26 11:28:12
作者:邱立新 王兴 林野 刘宇 阅读量:2571

     种植义齿临床工作中常常会遇到因局部牙槽突吸收或骨缺损而造成骨量不足,从而影响种植质量,甚至导致种植失败。以往解决这类问题多采用骨移植,然后行Ⅱ期种植手术。近年来,引导骨再生的生物膜技术(guided bone regeneration,GBR)的出现及应用克服了以上缺点,缩短了疗程,扩大了种植适应范围。现就有关引导骨再生生物膜技术的理论基础、材料类型、动物实验研究、临床应用及展望综述如下。

    一、理论基础

    Melcher和Dreyer[1]1962年报道了用塑料罩(plastic cage)保护骨缺损区,使新骨在缺损区内生成的方法。认为该塑料罩起屏障作用,阻止软组织中的成纤维细胞及上皮细胞长入骨缺损区,避免了与有骨生成能力的细胞产生竞争性抑制。同时又可保护血凝块的稳定,维持血凝块充填的间隙,允许有骨生成能力的细胞缓慢进入骨缺损区,继而修复骨缺损。1976年Melcher[2]在牙周病病损的手术治疗中提出了引导组织再生(guided tissue regeneration, GTR)的设计。Nyman等[3]首先用非吸收性的微孔滤膜治疗牙周病损,获得牙周新附着和骨再生。随后其他一些学者对此技术进行了更广泛深入的研究。

    二、材料类型

    1.不可吸收性膜(生物不可降解膜):不可吸收性膜有微孔滤膜、多聚乙醛膜、硅酮膜、聚四氟乙烯膜(expended polytetrafluoroethylene, ePTFE)又称Gore-Tex○R膜,加强型聚四氟乙烯膜。其中ePTFE膜临床应用较多,效果较好。

    ePTFE膜的中央部份较硬,在一定程度上可保持其形状,有助于维持血凝块充填的间隙,并且此部份孔眼大小仅为0.45 μm,可防止成纤维细胞及上皮细胞进入膜下间隙;膜的周边部位孔直径大,允许软组织长入,起固定膜的作用,边缘部位相对柔软,其可紧密贴合到骨缺损的边缘上。加强型ePTFE膜除以上特点外, 膜中还加入钛支架或片状聚丙烯网架,以增加膜的强度,其可塑性能提供并维持一个较大的骨再生修复空间。

    不可吸收性膜临床操作较方便,可视缺损大小及类型,决定在体内置留时间。缺点需二次手术取出。

    2.可吸收性膜(生物降解膜):目前,国内外研究及应用较多的为胶原膜,其优点不需二次手术取出,价格低。但对其降解时外形的变化、降解速度能否满足不同类型骨缺损的骨再生修复要求、其中间代谢产物及最终生成物对骨愈合有何影响还不十分清楚。

    三、动物实验研究

    1988年Dahlin等[4]首先研究了使用ePTFE膜处理大鼠下颌角处5mm×5mm穿通性骨缺损,6周后发现所有实验侧骨缺损已完全修复,而未置膜的对照侧22周后仍未表现出骨缺损愈合趋势。随后Dahlin[5]把Br(°)/(a)nemark种植体植入兔的胫骨,并建立种植体颈部部分暴露骨缺损模型,用ePTFE膜处理后6周,种植体暴露部分几乎被新生骨全部覆盖,而对照组骨生成有限。Zablotsky[6]把种植体植入狗的下颌骨同时建立3 mm×3 mm颊侧骨裂开缺损,用ePTFE膜处理后8周,结果显示种植体暴露部位已获新骨覆盖。Becker[7]进行了同样研究,实验侧骨平均增加高度为1.38 mm,对照侧仅为0.25 mm。

    学者们对拔牙后即刻种植中生物膜的应用也作了研究[8,9],并认为生物膜技术用于即刻种植产生的种植效果同拔牙窝愈合后种植效果一样。Warrer[10]则认为没有足够软组织关闭术区,容易导致膜暴露及感染,影响种植的长期效果。

    Schenk等[11]研究了生物膜技术处理狗下颌牙槽突上的骨缺损。8周后,实验侧骨缺损区内充满网状骨; 16周,这些网状骨转变成为皮质骨及有骨小梁结构的松质骨。他同时作了ePTFE膜和加强型ePTFE膜的对比研究,发现加强型 ePTFE膜能保持其原来形状,而ePTFE膜表现出不同程度向骨缺损区塌陷。

本新闻共3页,当前在第1页  1  2  3  

编辑: 姚红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