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造影后即刻支架术与择期支架术的临床研究

1970-1-1 08:01  来源: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  2007-6-18 11:17:41
作者:申国璋,沈向前,胡信群,方臻飞,周胜华,祁述善 阅读量:1359

    【摘要】  目的  比较冠状动脉造影后即刻支架术与择期支架术的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从而探讨即刻支架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2005年1~12月在我科行冠状动脉造影后即刻支架术(即刻组,n=115例)和择期支架术(择期组,n=172例)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A型和B型病变的成功率和并发症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C型病变的成功率即刻组低于择期组(P<0.01),而并发症率高于择期组(P=0.05)。结论  A型和B型病变冠状动脉造影后即刻支架术是临床可行的,而C型病变不宜冠状动脉造影后即刻支架术。因此,冠状动脉造影后即刻支架术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  冠状动脉造影;经皮冠脉介入治疗;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支架


  随着冠心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的推广应用,PCI已成为治疗冠心病的一重要措施。本研究比较了即刻支架术与择期支架术成功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为临床选择支架术的时机提供依据。现对2005年1~12月在我科行冠状动脉造影后即刻支架术(即刻组)和择期支架术(择期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有患者按Judkins法行冠状动脉造影后,立即行支架术的患者入即刻组,不立即行支架术的患者入择期组,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特征见表1。


  即刻组的病变血管情况: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单支、双支、三支血管病变分别为69、24、22例,置入一个支架者100例,置入2个或2个以上支架者15例,共131支血管置入支架,其中前降支(LAD)67支共82枚、回旋支(LCX)20支共31枚、右冠状动脉(RCA)44支共57枚,共置入支架170枚。按ACC/AHA分型标准[1]属于A型病变49处、B型病变71处、C型病变40处,其中慢性闭塞病变或次全性闭塞病变25例。择期组的病变血管情况: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单支、双支、三支血管病变分别为93、41、38例,置入1个支架者142例,置入2个或2个以上支架者30例,共189处血管置入支架,其中LAD 96支共106枚、LCX 26支共34枚、RCA 67支共77枚,共置入支架227枚,其中属于A型病变68处、B型病变102处、C型病变57处,其中慢性闭塞病变或次全性闭塞病变34例。2组之间比较均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植入的支架特征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  (略)


  注:P>0.05,两组之间临床资料差异无显著性


  表2  两组患者植入的支架特征比较(略)


  注:均P>0.05,A型、B型和C型病变两组之间支架特征差异无显著性


  1.2  术前准备  即刻组术前口服阿司匹林300mg和氯吡格雷300mg,择期组术前至少口服3天或3天以上的阿司匹林100mg,qd和氯吡格雷75mg,qd。


  1.3  支架术成功的标准  术后支架贴壁良好,残余狭窄≤20%,无夹层、急性闭塞和血栓形成,无死亡,无急性心肌梗死或紧急CABG的并发症发生。


  1.4  并发症判定  冠状动脉急性闭塞、分支闭塞、冠状动脉内急性血栓形成、严重的冠状动脉痉挛、冠状动脉穿孔、死亡和夹层形成。


  1.5  统计学方法  所有资料均用SPSS 11.5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理论数小于5用Fisher精确概率法计算,检验水准为α=0.05。


  2  结果


  2.1  病例成功率  即刻组成功105例,病例成功率为91.3%,失败的10例均因并发症所致。择期组成功166例,病例成功率为96.5%,失败的6例均因指引导丝、球囊或支架未能通过病变处所致。两组成功率比较,P>0.05,差异无显著性,提示两组之间支架术的病例成功率是没有差别的。


  2.2  不同血管的成功率  即刻组与择期组LAD的成功率分别为94.0%(63/67)和99.0%(95/96),LCX的成功率分别为90.0%(18/20)和92.3%(24/26),RCA的成功率分别为86.4%(38/44)和92.5%(62/67),两组间比较,均P>0.05,差异无显著性,表明两组之间不同血管支架术的成功率是没有差别的。

本新闻共3页,当前在第1页  1  2  3  

编辑: 姚红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