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qzs02/2014-7/28/165152.htm

2014-7-28 16:07  来源:世界牙科网
作者: 阅读量:62014

在从事口腔行业工作的8年里,对这个原来很陌生的行业,有了自己的一点理解。在与很多医师和技师的交流中,发现医师与技师的交流并不是很到位。许多修复体制做出现问题以后,个人站在个人的角度来考虑问题,而没有客观的分析出现问题的因由。这就导致了我们一些人还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重复着原来应该改正过来的错误。医师们往往考虑的是:国内的加工厂多得是,你不做我给别人做。而技师考虑的则是:跟你生不了这样的气,我也不差你这一份货儿!于是,很多医生会说:中国的技工就这样了,做不出什么好东西!很多技师也会反击说:他们(指医生)只会指责别人,看看他们制备的牙体,让我们怎么做!

虽然以上代表了一部分人的说法,但是这种事情确实是存在的!这也反映了口腔行业在发展过程中的一些壁垒问题。那就是医生与技师的沟通和交流不畅的问题。以上的种种想法也好说法也罢,只是让一部分人各自站在各自的主观立场去想问题,最终的根本问题还是没有被解决掉。

分析以上问题,我认为有其历史问题、教育系统问题、行业规范化问题。可是,这些问题都是外在因素,作为我们医师与技师,可能是改变不了的。但是我们能够做到的是从自己自身找问题,改变一些我们原来片面的思想意识与行为方式。现在,我所阐述的这些观点,不是站在一个技师的角度说的,也不是站在个人主观意识的角度上说的,我希望是我们所有从业者都能客观而理性地去看问题和分析问题,最后共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有一件事情,我一直不能忘记:有一次我问一位正畸医生几个牙合学方面的问题,令我感到惊讶的是,他居然回答不出来!这使我联想到我做的一些修复体,有一部分是正畸完以后要制作的。当时这些模型拿到我手里的时候,我发现其咬合很不稳定,我跟医生沟通的时候,医生说那是正畸完成的患者。我很想知道几年以后这位患者的咬合会是什么样子。举这样一个例子是说我国的口腔教育相对还是比较落后的,那位医生也是口腔院校的硕士研究生,但是牙合学的问题掌握得也并不好。至于技师的问题就更多了,国内很多技师是以师傅带徒弟的形式学习的。也有一些院校培养了一些技师人才,但是相比磅礴浩大的加工厂大军还是很少的。很多的修复技术起步较晚是不争的事实,导致技师行业人才良莠不齐。另外,医师与技师学完理论进入实践工作后,由于后天固定的工作环境和接受专业技术再教育不足而导致距离被逐步拉开了,这种距离表现在理论知识、实践技术、思想境界等等方面。医生距离拉大,技师距离也拉大,医生技师间的距离就更拉大。同样诊所医院距离拉大,加工所距离也会被拉大。这时候,价格与质量,市场需求与市场期望的市场规律都在很大程度上产生了严重的矛盾。

针对以上这些情况,我觉得我们无论医生还是技师应该

从以下几点思考问题:

1. 理性思考,良性合作。

许多人都会这样做事,也包括我自己:当出现一个问题的时候,首先想到是别人的错误,而不是先想自己应该对这件事情负什么样的责任。打个比方:一个修复体制做出现了问题,很多医生会想:这个技工,做的什么活?做成这样,下次不送你做了!很多技师又会这样想:这个医生,设计的什么?制备的牙体怎么这样?叫我们怎么做?我想:制作出一个合格的修复体,是我们医师与技师都非常愿意看到的事情,但是以上的想法,最终也解决不了什么问题!最终也会跟大家的共同目标背道而驰的!反过来想,遇到以上问题,医师想:做出这样的修复体,是不是我哪里设计的失误,哪里制备得不好?打个电话问问。技师也想:一是制备牙体尤其是长时间制备,眼睛会有疲劳感的,可能会导致某某地方制备不好,但是,我是不是应该能在这种情况下发挥出我自己感觉最好的水平制作这修复体呢?有人说改变自己是很难的!但是改变别人是不是更难呢?反过来说,我们作技术的不管是什么时候,最重要的就是非常清晰自己应该做什么!而不是别人应该做什么。大家都知道,患者越来越专业,你可能凭借短期行为骗取了一部分钱财,可是最终使你能够长期生存下去的还是我们的技术啊!我见过有的医生制备完牙齿以后,先取一个参考模型,马上看到直观的状态,然后修改,,检查满意后,放送到加工中心,然后电话询问模型是否还有需要修改的地方。我也见过,有的技师拿到模型以后,主动打电话跟医生沟通,出现问题实在无法再修改模型以后,抱着理解的态度积极地尽最大努力的制作修复体。这样的意识和及时在一起交流沟通工作,能配合不好吗?

2. 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前面说了,我国口腔起步相对是比较晚,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是存在很大差距的。同时我们专业人士受教育的程度也存在不同的差距。这更需要我们每个人端正心态不断的学习,这样才能与国际的差距越来越小,与国内的其他专业人士差距才会越来越小。当我们的差距越来越小时,沟通的障碍也会越来越少。反之则亦然!

没有学习便没有提高!技师应该适当掌握一些临床操作的专业知识。同样,医生也应该掌握一些技工室操作的相关知识。这两方面是需要结合的!国外许多医生他们在技工操作方面具备相当的动手能力或本来做得就很棒!德国的技师更是需要到临床见习一段时间后才能正式开始实际的工作。这样的学习,会使双方更容易沟通与交流,能更好地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一些问题,自然配合起来会更好更容易些。

3. 相互尊重,彼此理解

有些人说:中国的技师普遍层次太低。说这句话的人本来就是不负责任的,就是对医师和技师的合作出现了信任危机。医师和技师虽然不是一个人,不是一体的,但实际上,就应该把它们看作是一体。没有信任基础上的通力合作,怎么可能完成一个合格的修复体呢?

我觉得,合格的医师和技师应该是:虽然分为两个步骤,但制作的修复体应该好像是一个人连续流畅的过程。医师朋友们会说:任何修复体的制作成功都是有其前提和基础条件的!比方说烤瓷,无论什么瓷粉都是需要一定的薄厚才能表现其色彩饱和和透感的,你不能拿算上内冠1mm 的烤瓷冠对比比色板的颜色和透度,比色板的厚度可是2-4mm 啊!技师朋友们则说:唉!医师们也确实不容易,拿取模型来说,患者的敏感度不一样,万一碰见个敏感的,老着急作呕,怎么能取好模?我听说,有的医生备牙时,还被咬坏了手那!他们面对的是人,人的思维是多样的,什么样的患者都有,而我们面对的只是模型。是不是相对于医生,我们的压力会小很多呢?当然这些想法可一定不能转变成为双方各自的借口。而应将这样的想法建立在相互学习体谅的基础上。否则,还是医生不理解技师,技师不理解医生。

综上所述,除了历史因素、教育体系、呼吁行业规范化管理以外,还是应该从自身找问题,都应该不断提高自己的相应的专业知识,都应该相互尊重和理解!不论医生还是技师!

以上的观点纯属于个人观点,并不能代表整个中国的口腔行业。但是这样的事实还是存在的,只是希望我们都去客观的理性的思考问题,然后最终解决他,牙医技师团结起来共同提高为中国口腔行业的发展一起努力!

编辑: 姚红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