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接剂残留对种植体周围疾病影响的研究进展

2020-6-5 16:06  来源:口腔疾病防治
作者:黄志恢 蒋练 阅读量:14828

    种植体周围病变又称种植体周组织炎症,是指发生于种植体周围软、硬组织的炎症损害,包括仅累及软组织的种植体周黏膜炎和累及种植骨床、造成显著骨吸收的种植体周炎,后者如不及时治疗,将导致持续的骨吸收,最终使种植体松动、脱落。种植体周围炎是影响牙种植远期效果,导致种植体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粘接剂残留是引发种植体周围疾病发生的其中一个因素,但目前关于粘接剂残留问题的相关研究相对较少。为了更加了解种植体周围疾病与粘接剂残留之间的关系,本文就粘接剂残留的原因、种植体周围疾病发生机制等进行综述。

    1.粘接剂残留常见原因

    1.1 种植体周围组织的生物学组成

    种植体与其周围的软组织以及牙槽骨的连接方式与天然牙不同,天然牙周围胶原纤维束数量较多,排列方式丰富且独特,并且利用其独有的胶原纤维管束伸入牙骨质中使得牙体组织与软组织紧密的连接,牙体组织—软组织界面紧密附着,有力地阻止了细菌的侵入,减小了残留粘接剂渗透入龈下深部的可能。而种植体周围软组织与种植体是以半桥粒的方式连接,缺乏Sharpey′s胶原纤维束伸入植体,对粘接剂向下压入的力量抵抗较弱,因此种植体—软组织界面在360度范围内很容易渗入粘接剂,并作为异物可能介导种植体周围组织产生排异反应。

    1.2 种植体基台边缘位置

    粘接剂残留与种植体基台放置位置有着紧密的联系。对于常规所用的标准钛基台,粘接剂残留的量取决于基台置于龈下的深度,只有当基台与植体连接处位于龈上时,也就是当基台肩台的位置位于龈上时,残留的粘接剂才可能被彻底的清除。位置位于龈下的深度越深,则会导致粘接剂残留的量越多,当深度超过2 mm 时,就会使粘接剂的清除变得困难且复杂。因此,使用CAD/CAM 设计的个性化全瓷基台,其个性化可视肩台设计有利于残余粘接剂的清理,并且形成良好的软组织支撑与种植体与骨结合状态。

    1.3 粘接剂类型

    目前研究报道,聚四氟乙烯胶带技术、侧向螺丝(SCS螺丝)固位、橡皮障技术如何避免和清除种植体粘接固位所带来的多余粘接剂,但粘接剂本身的理化性质与粘接剂残留发生相关性研究较少。目前进行种植体冠部修复的粘接剂主要有磷酸锌粘接剂、聚羧酸锌粘接剂、氧化锌丁香酚粘接剂、树脂类粘接剂、玻璃离子类粘接剂等。但在粘接剂残留问题上,当前国外学者的焦点主要集中在甲基丙烯酸酯类(树脂类)粘接剂与临时性氧化锌粘接剂上。

    有研究分析,用甲基丙烯酸酯类(树脂类)粘接剂粘接的种植体中,62%的种植体发现了多余的粘接剂,而用氧化锌丁香酚粘接剂的种植体中却未发现多余的粘接剂,选择不同的粘接剂进行冠部结构粘接对粘接剂残留的发生率有一定影响。可能是因为氧化锌丁香酚这种材料本身具有一定的溶解度,当过多的粘接剂进入龈沟后,一定时间内发生了溶解,因此在龈沟中未能被检测出来。

    1.4 种植体直径

    有研究认为粘接剂是否残留可能因种植体直径的变化而受到相应的改变,认为种植体直径越大,粘接剂残留于种植体周围组织的机率及量就越大。而Korsch 等就种植体直径与粘接剂残留关联性进行了研究,选择了3个不同直径范围的种植体,并将其分为3 组进行研究,分别为3.3~3.8 mm(31颗种植体),4.0~4.3 mm(44颗种植体),4.5~6.0 mm(51 颗种植体),发现种植体直径与种植体周围组织粘接剂残留有着显著的关联,在种植体直径逐步增大的过程中,种植体周围组织中检出粘接剂残留的频率就越高。因此,在临床允许的情况下,尽量选择直径较小的种植体,一方面有利于临床医师对粘接剂残留问题进行预防;另一方面,粘接剂残留的量也较少,有利于对其进行清除。

    2.粘接剂残留的危害

    2.1 细菌群落定植

    曾有研究报道,细菌可穿透过种植体与基台之间的微间隙,到达种植体的内表面,进而进入种植体周围区域。健康龈沟内存在着和谐共处的细菌群落,正常情况下它们在数量和种类上都处于动态平衡,而当种植体周出现多余的粘接剂时,细菌就利用粘接剂粗糙的表面进行快速的聚集,形成一定数量的细菌群落定植于种植体周围。研究还指出,未被检测到的残留粘接剂可作为危险因素增加种植体周围龈沟内的细菌微生物水平,炎性细胞主要大量聚集于种植体与基台连接的根方0.5 mm处。

    2.2 种植体周围黏膜炎

    近年来关于种植体周围疾病的研究成为了国外的一个热点,对于种植体周围疾病的始发因素,在众多研究中都一致认为,细菌不断定植、聚集形成细菌生物膜,成为种植体周围黏膜炎发生的先导因素。但是根据临床表现,对种植体周围黏膜炎的定义却有不同。Thone Muhling等定义为:出现探针出血,或(和)至少有一个位点牙龈指数≥1,牙周探诊深度< 5 mm,且植体负载后两年内不发生骨丧失;Daubert等将其定义为:种植体周围牙龈发生炎症,出现探诊出血或牙龈脓肿,PD< 5 mm,但未发生骨组织的丧失。上述定义表明,种植体在负载一定时限后,周围骨组织必然会存在一定的生理性吸收。种植体周围黏膜炎同样也会发生种植体周围骨丧失,但是这种骨吸收是生理性而非病理性的(功能性负载后一年内吸收量< 1 mm,以后每年丧失量< 0.2 mm)。

    2.3 种植体周围炎

    如果软组织炎症未能得到及时的控制而进一步发展,将从可逆炎症状态转化为不可逆的病理状态。种植体周围炎是以种植体周围硬组织的炎症为特点的一种病理性炎症反应,在影像学上主要表现为种植体周围边缘骨的丢失,其丧失量> 2 mm。由于边缘骨的吸收,植体的稳定性受到影响,最终可能会导致种植修复的失败。研究认为,种植体周围炎有其自身发展过程,是以细菌定植形成细菌群落发展为种植体周围黏膜炎,继而演变为种植体周围炎。同时牙周炎和糖尿病会增加种植体周围炎的风险。

    3.种植体周围疾病的治疗

    一直以来,非手术治疗方式中,包括单纯的机械性清创术、机械性清创术+术后维护等方式。单纯的机械性清创术是采用钢制刮匙、钛涂层刮匙、碳纤维刮匙等不同材质的刮匙,或利用超声波技术的高频振动对聚集于种植体颈部及基台部位的细菌生物膜进行清除,使种植体颈部交界面变得光滑,不利于细菌的定植。机械性清创术+术后维护是在机械性的治疗结束后,为防止细菌再定植,连续3 月每天使用0.12%洗必泰进行口腔内的清洗,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状况,为牙周炎症组织的修复提供条件。

    单纯的机械性清创术与机械性清创术联合术后维护相比,后者的炎症控制效果更佳。如今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发展,激光治疗成为一种新的非手术治疗方式,利用波长在630~700 nm的红光对炎症靶细胞进行打击,可调控表达成纤维细胞因子2,从而促进组织愈合。Lerario等在随机临床试验研究中利用二极管激光对种植体周围炎症组织进行治疗,试验组是进行传统机械治疗配合激光治疗,对照组是进行单纯的机械治疗;试验组606个位点中,在进行机械性的清创术后,激光治疗以前,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为5~6 mm 的有421 个位点,激光治疗以后PD > 5 mm只有20个位点,从89%降到了14.35%,有399(94.77%)个位点的探诊深度降到了3 mm以下;对照组中PD > 5 mm 的发生率从75.69%降到50%;对于探诊出血(bleeding on probing,BOP),试验组中发生率降到了5%以下,对照组只降到了59.7%。以上数据可看出传统的机械性治疗配合激光治疗,为提高种植体周围炎症组织的治愈率提供了一个高效且可行的治疗方案。

    4.小结

    现有不少研究已证实残留的粘接剂有利于细菌的大量定植,从而启动炎症病理反应,导致种植体周围疾病的发生,最终可能造成种植修复的失败。对于种植体周围疾病治疗的研究相对较多,但关于怎样防止残留粘接剂问题的发生以及怎样尽可能的清除粘接剂的相关研究还比较少,希望有更多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对这个问题进行深入的探寻,从源头上杜绝种植体周围疾病的发生。

编辑: 陆美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