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快速发展中的思考

2017-11-8 11:11  来源: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
作者:吴碧林 罗智斌 胡修诚 阅读量:21466

    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自上世纪90年代出现至今已经有近30年的时间了,无论是欧美的技术,还是我国自主品牌的技术,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都在国内正畸临床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据有关资料报道,目前在世界上已经应用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治疗的正畸患者已经超过300万例,这都充分显示出这种新兴的正畸矫治技术得到了众多正畸医生的认可和选择,同时也表明,由于该矫治技术所具有的美观、舒适、卫生、方便等优点,受到了越来越多正畸患者的青睐和追求。

    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的出现本身就是数字化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而更加快速进步和发展的数字化技术也正在进一步推动着这项技术的提升和飞越。我们在密切关注和支持该技术应用和发展的同时,还要保持一个正确和冷静的态度,在该技术应用略为“过热”的现状中认真审视无托槽隐形技术在我国口腔临床应用中面临的一些问题和挑战。针对我国快速发展中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的现状,以下为本人一些粗浅的思考和看法,仅供大家参考。

    1.以数字化技术为依托的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方兴未艾

    可以这么说,没有数字化技术在口腔医学领域中的应用就不可能有现代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的出现,而数字化牙颌模型和数字化牙颌畸形的诊断设计一直都是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的前提和基础。口内直接扫描技术正在逐渐取代过去传统的口外牙颌模型扫描重建方法,使数字化牙颌模型的建立更加简单、方便、精确和经济;同时,各种数字化牙颌畸形诊断和设计软件平台的功能更加强大、使用更加便捷、界面更加友好。虽然如此,但目前在无托槽隐形矫治病例的诊治中还尚未实现真正全流程的三维数字化诊断、设计、治疗和疗效评估。

    牙冠的三维信息、牙根的三维信息、颌骨硬组织的三维信息、颌面软组织的三维信息的配准和整合在技术上还没有完美和适宜的解决方案;而缺乏牙根结构和位置变化的正畸牙齿移动是不完整、不准确和不安全的;不包含颌面部硬、软组织三维诊断、评价和评估的正畸治疗不是我们正畸治疗的最终目标和圆满解决。因此,我们还要密切关注各种新兴数字化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并适时引入到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的研发与I临床应用中,早日建立无托槽隐形矫治全流程和全方位的三维数字化矫治体系。另外,虽然3D打印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但是,目前的技术还不能真正实现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的个性化3D打印,这也是今后我们要努力攻关的一个重要领域。

    2.对于矫治机制、矫治效能和矫治材料应进行深入的研究

    相对于已经具有上百年发展历程的固定矫治技术而言,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出现和应用的时间毕竟很短,我们对它的认识和认知都还不够。由于其矫治流程和矫治机制与固定矫治技术完全不同,我们必须对于该技术移动牙齿、附件设计等治疗相关内容中涉及的生物学机制和生物力学机制进行全面和深入的探索和研究,这样才能使我们正畸治疗获得安全、有效、快速和准确的治疗效果。同时,我们必须要清醒的认识到,传统正畸治疗中的支抗概念在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中并不能完全“适用”。

    那么,针对无托槽隐形矫治中不同支抗需求的病例,我们在牙齿移动的设计中该如何考虑?在一些情况下,我们还需要配合颌间牵引、口外弓或者微螺钉种植体支抗的方式配合隐形矫治的牙齿移动。但是,目前有关这些方面的设计原则或者临床指南尚未成形,这些都需要在正畸学界进行广泛讨论和交流的基础上形成共识,从而指导临床实践。在临床治疗中我们知道,无托槽进行矫治中多数情况下(约80%左右)都需要进行不同批次的精细调整,这是为什么?其实,这就是目前导致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矫治效能较为低下的材料方面的瓶颈,即矫治材料的性能不足。尽管每个隐形矫治的生产厂家都在投人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致力于新型高效能隐形矫治材料的开发,但都还未取得飞跃性和突破性的进展。据文献报道,目前隐形矫治的矫治效能总体在60%左右。因此,我们针对元托槽隐形矫治专用高效能压膜材料的研发是未来我们需要关注的领域。

    3.相关技术方面的学术交流和技术培训有待进一步加强

    毋容置疑,任何一个正畸新技术和新方法需要正畸临床医生、研究者以及生产厂家等各方力量的共同努力才能使其得到更好的普及和推广。随着时间的推移,国内外通过隐形矫治治疗完成的病例数越来越多,与此同时,矫治的难度也越来越高,从非拔牙病例到拔牙病例,从矢状向的牙齿移动到横向以及垂直向的牙齿移动,等等,这些都预示着我们对于隐形矫治技术本身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同时,也正在不断扩展着该技术的临床应用范畴。但目前还主要是一些临床个案病例的报道,而基于多中心、大样本、前瞻性的临床研究还十分缺乏,这些都是我们从事正畸临床工作和研究的同仁们需要做的工作。目前国内正畸隐形矫治市场上尚存在着一种“商业倒逼”的情况,值得我们去认真思考和分析。固然,新技术的介绍和推广离不开一定程度的商业运作和推进,但是,对于这种矫治机制尚有待研究、矫治效能尚有待提高、矫治设计尚有待归纳的新兴正畸矫治技术而言,更多的还是需要借助于各种学术交流的平台对于该技术的临床应用及相关研究进行广泛和深入的交流和探讨,使我们能对该技术的特点和选择能有一个科学和客观的认识,而不能是一味盲目地追崇和宣扬。

    同时,对于这样一个完全崭新的正畸新方法和新技术,我们需要逐步建立从基础知识到基本技能,从病例选择到合理设计,从简单病例到复杂病例的一整套全面、系统和完善的教育培训体系,使那些有意开展该技术的临床医生在经过系统的隐形矫治技术培训后,再开始在临床选择和应用这项技术。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隐形矫治技术应用和推广的进程更加顺利和平稳。

    4.提倡“适合”的医生选择“适合”的无托槽隐形矫治病例

    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不是什么神秘的正畸“灵丹妙药”,它只是在数字化技术时代出现的一种新的正畸矫治“工具”。任何正畸的方法或者工具不会“自动化”地矫治各类牙颌畸形。无论是过去,现在以及未来,只有我们正畸医生永远都是任何正畸治疗的主体和核心,而任何矫治方法都是我们医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和使用的“工具”。任何没有隐形矫治相关知识和技术培训的医生.无论是正畸专科医生,还是口腔全科医生,都“不适合”于立刻开始无托槽隐形矫治的临床治疗,否则会面临很多的风险和问题。有人常常会问,口腔全科医生是否可以开展隐形矫治呢?答案当然是肯定的;但前提条件是,这些口腔全科医生是否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口腔正畸基础知识和临床操作技能?是否已经具备了一定程度对于常见错颌畸形的诊治能力?是否对于无托槽隐形矫治的相关知识有了一定的学习和掌握?是否经过较为全面和系统的隐形矫治相关技术培训?

    如果以上这些条件都还不具备,那就需要这些口腔全科医生补充这些知识、技能、培训和经验。因此,是否能通过隐形矫治技术获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其关键的前提和基础,是是否已经有了“合适”的口腔医生?另外,目前还没有哪一种正畸矫治技术如此地完美无缺,可以取代过去所有的矫治技术,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也是如此,只是一类新型的正畸美观性矫治器,只是正畸矫治器大家庭中的一员;既有优点,也有缺点,关键是我们是否能选择到适合这项技术的“适合”病例。这个“适合”其实包含了多个层面的涵义;患者的错殆畸形是否适合?患者是否了解该技术?患者的合作性如何?患者的经济状况是否能承受等等。也就是说,跟其他矫治技术一样,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也有它的适宜情况,我们在临床选择时必须要考虑到这些因素。简而言之,只有当“适合”的医生遇到了“适合”的病例,这项技术的优越性才可能得到有效的发挥和展现。

    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不是万能的,它目前的能力还是非常有限的;该技术软件平台上的设计和动画演示都是治疗的“理想”目标,它与实际使用完所有矫治器后的“现实”临床实际效果还是有差距的;“现实”与“理想”还是存在着一定差距的。但是,随时材料的不断更新,技术的不断进步,经验的不断积累,认识的不断提高,我们相信,“现实”与“理想”的差距会越来越小,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发展的黄金时机会很快到来!

编辑: 陆美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