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qzs02/2007-8/19/161641.htm

2007-8-19 16:08  来源:
作者:苏建宏 阅读量:65363

        在现代企业的经营管理中有一个著名的木桶理论:一只木桶能够装多少水取决于木桶中最短的一块木桶的长度,而不是最长的那块。
        对于我们现在制作的口腔修复体,比如最常见的冠桥固定修复,其最终的质量好比我们的木桶中的水,同样取决于围起木桶的各块“木板”:患者需求与实际状况的评估、医生的设计与修复体的选择、比色、牙体预备、排龈、取印模、临时冠、医技沟通、技师制作(另一个“水桶”)、修复体试戴粘接、随访。
        这是个系统的工程,其中任何的一个环节短板都可能导致最终修复体的不理想。最终的修复体的成与败往往取决于各个环节的最差状况。
        比如上前牙美容修复,我们可以用最好的硅橡胶,可以用最好的技师,可以用最好的排龈线。但是,如果医技沟通障碍,最终颜色牙齿颜色不匹配,而这时患者又没有时间给你去修改,或者由于术前检查设计的原因,出现了咬合记录不准确的情况,咬合不准确。再或者由于检查的原因,发现患者的牙周状况不良,使你的疗程、设计发生变化,你说患者会满意么?你能说这个边缘精密的,漂亮的修复体能令我们满意或者患者满意么?
        但是,患者不会理解你这些背后的理由,患者被你说得美丽的外表已经吊得胃口高高的,自然,我们自己也可能摔得重重的。因为,有时我们走不了千里路的原因仅仅是因为鞋里的一粒沙。

        木桶理论还有一个延伸:一只木桶能够装多少水,不仅取决于每一块木板的长度,还取决于木板间的结合是否紧密。如果木板间存在缝隙,或者缝隙很大,同样无法装满水,甚至一滴水都没有。这就是《水煮三国》里提到的箍水桶理论。一个好的管理者就是要把一个企业很好的团结在一起,发挥力量达到目的。
        一个好的牙医同样是一个好的“箍桶匠”,他善于把涉及修复过程的各个方面很好的糅合在一起,达到一个令医患双方都满意,并且相对长久的修复体。
        实际的临床中,片面的强调前述各块“木板”的任何一个方面都可能给我们带来很大的困扰。为了吸引患者,我们可以创造一些“理念”,比如说“精密修复”,材料至上,过度宣传氧化锆等概念。
        我一直很困惑的一个问题是:修复体边缘密合,外形符合生理,颜色与邻牙匹配本来就是一个应该达到的基准。为什么一定要一个“精密烤瓷修复”的概念呢?就好比一个政府官员按时上班,尽职尽责,这是他的本分。为什么现在我们的牙医却把它当作一个喙头来反复的咀嚼呢?
         还有氧化锆冠,确实,现在对技工厂,对牙医来说可能是利润最丰厚的产品之一。但是,瓷层制作不好的氧化锆在颜色的匹配性方面也就是美学性能方面和颜色不好的普通烤瓷冠没有什么区别。甚至还不如。这时,医生适应症的选择、技师的人的因素就对最终的成败有了决定性的作用。

        今天发这些感慨,是有感于最近论坛上的一些感觉不舒服的现象。
        在技术上我一直很佩服的北京牙齿美容界的大腕何医生曾经和我的讨论一直让我印象深刻:做牙齿美容和修复有几个阶段,最初级的阶段是边缘关,再次是比色关,最后是综合设计、流程控制关。
       再次用这几个阶段勉励自己,做好自己的本分,少一些花头。

编辑: 姚红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