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体周围炎治疗及预防的研究进展

2017-2-3 15:02  来源:茄子口腔
作者: 阅读量:4905

    种植体周围炎是指发生在种植体周围组织的慢性进展性边缘炎症,以种植体周围包括周围软组织以及牙槽骨组织在内的支持组织出现进行性丧失或者进展性破坏为主要病征。其临床表现除了有黏膜炎的表现外,还有种植体周袋、溢脓和瘘管形成、骨吸收甚至种植体松动等。微生物感染和超负荷的力学因素是种植体周围炎的重要病因。种植体周围炎的风险因素包括吸烟,牙周病史,患者依从性差,口腔护理知识缺乏,系统性疾病(心血管疾病、免疫抑制等),医源性因素等。近期相关研究显示种植体周围炎的发生率约22%。对于出现的种植体周围炎早发现早治疗早预防,会大大提高种植体周围炎的成功率,本文就种植体周围炎的治疗及预防方法的最新研究作一综述。

    1种植体周围炎的治疗

    种植体周围炎的治疗包括初期的非手术治疗和二期手术治疗。其中非手术治疗包括抗菌剂的应用,激光治疗,种植体表面处理等。手术治疗包括切除性手术及再生性手术等。本文主要对微创的非手术治疗作以介绍。

    1.1抗菌剂应用

    对于轻至中度骨吸收的种植体周围炎,治疗方法一般包括去除局部刺激,去除种植体表面的菌斑和周围的沉积物、软垢,系统抗感染治疗以及其他药物或仪器的辅助治疗。抗菌剂的应用创伤小、过程简单,应用方便,包括洗必泰及相关产品、抗生素、金属抗菌剂等。而目前牙周袋局部应用缓释型抗生素是近年来牙周炎治疗的新途径。

    盐酸米诺环素的抗菌作用特点:抗菌谱与四环素相近,高效、长效,特别对耐药菌有效,包括对四环素/青霉素类耐药的金葡菌、链球菌、大肠杆菌等,抗菌作用强度是四环素类中最强的一种。脂溶性较高,因此容易渗透进入许多组织和体液中,在唾液和泪液中的浓度比其他四环素类高。传统治疗种植体周围炎常采用牙周基础治疗联合抗生素,为避免毒副作用,不建议长期和全身使用抗菌药物。

    曾飞跃研究采用中药牛黄清胃丸联合盐酸米诺环素治疗种植体周围炎具有较好的疗效,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疗效,促进菌斑消退,减轻全身炎症水平,且安全可靠,不良反应少,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孙福财等报道称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微螺钉支抗种植体周围炎,可明显改善种植体周围炎临床症状,其对Pg具有较强的抗菌效果。

    1.2激光治疗

    激光能有效清除表面菌斑且不会升高种植体表面温度。常用的治疗种植体周围炎的激光有CO2激光、Er:YAG激光、半导体激光及水激光等。水激光牙科激光具有革命性的创新技术,它是通过反射、穿过、散射作用于组织。

    水激光微创,低痛,出血少且激光具有对种植表面形态改变小,产热少,杀菌效应强,促进种植体-牙龈界面形成生物学封闭,促进骨增加和骨结合。水激光与组织面保持1-2mm的距离,用激光赋予水的能量冲击软组织或骨组织,不需要接触硬组织表面。水激光无热反应,所以对牙周不产生热的损伤,也能加快牙周组织的愈合。

    李燕等通过采用半导体激光对正畸微种植体周围组织照射的实验研究,发现半导体激光照射可有效减少正畸微种植体周围炎发病例数,减少正畸微种植体的松动,故半导体激光照射可预防正畸微种植体周围炎的发生,有效保障正畸治疗计划的顺利,有利于正畸治疗质量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1.3种植体表面处理

    粗糙表面带螺纹结构的种植体更有利于骨结合这一观点已被现代种植学界普遍接受,其中喷砂酸蚀处理形成的粗糙表面以更具有引导成骨细胞趋化、加速骨结合的优点,已成为目前临床使用最为广泛的种植体表面之一,但种植失败的病例仍时有报道。纯钽黏附细菌的量和质均显著低于钛、不锈钢等常用材料,其导致感染的概率也极低。有学者通过实验研究实现了多孔钽在腱膜表面的愈合,认为多孔钽作为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材料可用于软组织重建。

    谢畅等表明在菌斑引入的种植体周围炎模型中,钽喷涂的SLA种植体较SLA种植体相比能延缓并减轻种植体周围炎的发生发展。但由于种植体周围炎为一种复杂的多因素疾病,其常见病因除了细菌感染以外还包括不良冠修复、吸烟、咬合干扰,并受邻牙牙周情况、手术技术、骨的质和量以及全身健康状况的影响。由于此研究仅针对菌斑引入的种植体周围炎模型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对其它原因造成的种植体周围炎的反应仍需进一步研究。此外,由于此实验观察时间有限,对植体的远期稳定性还需要进一步观察。另外,牙种植体一基台的微渗漏是一种普遍现象,不同连接形式的种植体存在差异。凝胶封闭材料可减低但不能完全消除微渗漏。

    1.4抗菌肽

    抗菌肽是生物细胞特定基因编码、经特定外界条件诱导而产生的一类带有正电荷的两亲性小分子多肽的总称。在人类唾液和龈沟液中有超过45种抗菌蛋白,这些蛋白和多肽对微生物的入侵起到了广泛的保护作用,许多抗菌肽及蛋白被作为模板用以人工合成高效能治疗用途的多肽以及多肽同型物,具有理化性质稳定、抗菌谱广、不易产生耐药性、保护口腔微生态平衡等特点,可以作为传统抗生素的替代品。

    Pac-525是以色氨酸为模板合成的抗菌短肽,已有研究证实对真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费涛等的实验仅显示了Pac-525对于悬浮培养状态下种植体周围炎主要致病菌的抑制作用,而对于抗菌性能的综合评价,还要通过其对种植体周围菌斑生物膜的形成及活性测试进一步确认。

    2种植体周围炎的预防

    由于种植体周围组织防御力较弱,炎症进展比牙周炎快,往往在数月内造成种植体脱落。种植体周围炎必须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才能及时阻断疾病进展,保留种植基牙。

    2.1定期检查及治疗

    种植体周围炎与慢性牙周炎均为细菌感染性疾病,在微生物学特征及症状体征方面都有较大相似性,且都需要进行牙周学检查及基础治疗。而龈沟液取样简单无创伤而且可以重复操作,易被患者接受常可以辅助诊断种植体周围炎及评价其治疗效果。龈沟液内含有多种可以作为诊断指标的细胞因子。张政的[27]研究使用ELISA检测了种植体周围龈沟液中PGE2、IL-6和TNF-α浓度,结果表明,在发生种植体周围炎患者的龈沟液中,上述炎性细胞因子的浓度明显增加,表明其参与了种植体周围组织炎的免疫调节并且可能导致了种植体周围的骨吸收,从而为种植体周围炎诊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徐乙娜等指出炎症越严重,IL-17A水平越高,种植体周指数如PD,mSBI等也相应地更严重些。种植体周围炎症患者治疗前,IL-17A在诊断种植体周围炎症患者中发挥重要作用,它的升高提示牙槽骨破坏较严重、日后预后不良。IL-17A浓度、总量可以作为反映炎症活跃期的一个信号指标,还可以作为诊治种植体周围炎症一个指标从而指导临床。IL-35是抑炎细胞因子,参与免疫抑制过程。目前对于IL-35与种植体周围炎的研究很少,因此还需要更多研究致力于IL-35和种植体周围炎上面。

    2.2患者的自我维护

    患者的自我维护是所有治疗方法的基础。①刷牙:教会患者正确有效的刷牙方法,最好每餐后3分钟刷牙,每次至少刷3分钟。②使用牙线:及时清除牙齿邻面牙垢。③使用牙缝刷:一般在刷牙后进一步清洁牙缝时使用。④使用冲牙器:一般是在刷牙和使用牙线,牙缝刷后进一步清洁口腔。

    3展望

    随着牙种植修复技术的不断成熟与提高,种植体成功率也越来越多,种植体周围炎的治疗及预防方案也越来越多。现有学者们研究出局部应用盐酸米诺环素、水激光及半导体激光、种植体表面处理、抗菌肽等新型治疗方法,还有离子体注射流治疗、种植深度、氧化锆表面微观形态、种植位点等更多的治疗方法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编辑: 陆美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