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管治疗临床热点问题——橡皮障隔离技术

2023-5-8 17:05  来源: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作者:王思祁 丛鑫禹 薛明 阅读量:17706

    橡皮障隔离技术起源于1864年,由美国纽约的牙科医生Barnum博士提出并引入牙科领域,是目前口腔治疗过程中最理想的隔离方法。2013年美国牙体牙髓病协会(AAE)发表的立场声明中指出,橡皮障隔离是任何非手术牙髓治疗不可或缺的步骤,它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口腔微生物对根管系统污染的风险。
    然而,我国橡皮障隔离技术的普及和应用程度还远远不够,使用意识的薄弱和安装困难成为阻碍临床医生应用、推广的关键问题。因此,本文就橡皮障的优势、组成及应用方法做一介绍。
    1.橡皮障的优势
    在临床进行根管治疗、牙体修复等操作时都需要一个干燥、无菌的环境,而橡皮障最大的作用就是隔湿,它可以有效预防血液、唾液和龈沟液的污染,便于术区清洁,是保持牙齿表面及术区干燥最理想的方法。通过分隔口腔内外环境,橡皮障可以减少治疗引起的气溶胶中90%~98%的微生物含量,为治疗提供一个无菌环境,降低感染、再感染、交叉感染及罹患呼吸系统疾病的风险。
    除隔离患牙外,橡皮障也将治疗用的器械、未粘接的桩和冠、拆除或松动的充填体等与口腔隔开,防止治疗过程中上述物体滑脱、落入口腔,造成医源性损伤,或误吞误吸入胃肠道、呼吸道等。同时,避免刺激性的化学药物或冲洗剂(如次氯酸钠)与口腔组织直接接触,灼伤黏膜,保证其能够高浓度、大剂量的安全使用,提高感染控制质量;并保护“敏感区域”(如舌背、软腭)不被触碰,减少恶心、呕吐等反应,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此外,橡皮障还可以发挥类似外科手术拉钩的作用,将待治疗牙齿与口内环境隔开,为医生提供一个良好的视野;并通过缩回软组织,有效地控制唇颊舌、牙龈等对术区的干扰,使治疗视野更加清晰,操作更为便利。同时,通过减少镜面雾化和增强视觉对比来提高能见度,使医生将注意力集中在隔离牙上,有助于治疗。
    橡皮障的应用还可以最小化治疗过程中与患者的对话、交流时间;避免频繁的冲洗、漱口及更换棉卷,从而大幅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治疗效率。1994年的一项回顾性临床研究结果显示,橡皮障隔离再治疗结果明显优于棉卷隔离,可显著提高患牙存留率。同时有证据表明,修复治疗过程中橡皮障的应用,可避免根管再感染导致的治疗失败,降低修复体的粘接失败率,有效改善修复质量。
    2.橡皮障的组成
    2.1橡皮障布(rubber sheet)
    橡皮障布是橡皮障的主体装置,起隔离作用,通常为边长15cm或12.5cm的薄正方形天然橡胶布;也有硅胶材质,用于橡胶过敏患者。橡皮障布弹性越好,越不容易撕裂。其通常有5种厚度:薄(0.15mm)、中(0.20mm)、厚(0.25mm)、加厚(0.30mm)、超厚(0.35mm)。
    随着厚度的增加,橡皮障布对夹的脱位力也逐渐加大,故临床中为了利于安装、获得更好的隔离效果,常用中、厚或加厚型橡皮障布。橡皮障布有绿、蓝、黑、自然透明色等多种颜色。其中绿、蓝、黑色等深色橡皮障布与牙齿颜色反差大,视野更清晰,临床中较为常用,但会干扰牙齿比色,故比色应在安装橡皮障之前完成。
    此外,蓝色或绿色的橡皮障布比较美观悦目,可用于拍摄临床病例照片。使用时,应将橡皮障布哑光面朝外,减少光线反射;不用时,为减缓材料老化,应将其保存于低温环境中。
    2.2打孔器(rubber dam punch)
    打孔器用于在橡皮障布的合适位置打孔,以将橡皮障布套在拟隔离患牙上。打孔器的工作端一边是尖锐的柱塞,用来刺穿橡皮障布;另一边是可旋转的带孔轮盘。轮盘上的孔径大小不一,分别对应于下颌切牙、上颌切牙、尖牙、前磨牙(乳磨牙)、下颌磨牙、上颌磨牙等。
    使用时,应根据治疗需要和患者口腔条件,确定隔离牙位和牙数,决定打孔的位置、大小及数量。合适的打孔位置应在橡皮障布的中央区域,略偏牙齿所在象限;打出的孔应为边缘整齐连续的圆形、安装橡皮障布时不会发生撕裂的最小的孔。
    一般情况下,牙髓治疗只需隔离单颗患牙,修复治疗(尤其是邻面洞的粘接修复)则需隔离多颗牙,至少隔离患牙和相邻牙,以便于尽可能地恢复患牙形态和颜色。孔间距离取决于牙间宽度,一般为2~3mm。
    2.3橡皮障夹(rubber dam clamps)
    橡皮障夹用于将橡皮障布固定在隔离患牙上,由拱起的弓和两侧的夹臂构成。夹臂向外伸展的部分为翼,夹臂上有孔用以安放橡皮障夹钳,夹臂内侧的边称为喙,喙的两端为喙尖。喙尖是卡抱牙颈部的主要部位。当4个喙尖均与牙齿接触时,可以防止橡皮障夹倾斜和摇动,起到稳定橡皮障夹、保留橡皮障布的作用。
    临床挑选合适的橡皮障夹时,翼和喙的结构是重要的参考因素。按照有无翼结构可以将橡皮障夹分为有翼和无翼。有翼夹可以撑开软组织,更好地暴露术区;无翼夹体积较小,可用于后牙或颊部较厚的患者。喙的长短与适用牙齿颊舌面的宽度相对应。按照适用的牙位,橡皮障夹分为前牙夹、前磨牙夹和磨牙夹3种。前牙夹有两个弓,形似蝴蝶,又称蝴蝶夹;上颌蝴蝶夹两喙长短不一,下颌蝴蝶夹两喙长短相近。磨牙夹和前磨牙夹形状相似,喙长不同,长喙夹用于磨牙,短喙夹用于前磨牙;上颌夹弓部较圆突,下颌夹弓部较扁平。
    此外,喙的方向也有两类,一类是水平方向的喙,卡抱在平齐或高于龈缘的牙体上,临床中较为常用;另一类是弯向根方的喙,卡抱在龈缘以下的牙面。部分喙为锯齿形,可增强对牙面的贴合度和稳定性;对于喙长不一致的锯齿夹,较长的一边为颊侧,较短的一边为舌(腭)侧。建议临床挑选橡皮障夹时先根据牙位确定夹子类型;再根据安装方式选择有翼或无翼;最后根据剩余牙体组织的多少确定喙的形态。弓一般置于隔离牙的远中,以免影响治疗操作。
    2.4橡皮障夹钳(rubber dam clamp forceps)
    橡皮障夹钳用于安装、拆卸橡皮障时夹持和撑开橡皮障夹,由喙、柄和中央可保持夹钳撑开的滑动定位器组成。使用时,将喙部插入橡皮障夹臂上的孔中,施加压力以撑开夹子,采用正手或反手握持手柄,进行安装或拆卸。
    2.5橡皮障支架(rubber dam frame)
    常见的橡皮障支架为U形或环形,周围有小钉突,用于固定并撑开橡皮障布;由塑料或金属制成,可进行冷、热消毒。U形支架应用时,开口朝向鼻部,支架下梁的弯曲顺应面形的突向,临床中较为常用。
    2.6辅助工具
    常见的辅助工具有牙线、弹性绳、隔离纸巾、封闭剂等。牙线用于评估牙的邻接关系;促进橡皮障布通过邻面接触点进入邻间隙;也可用来固定橡皮障夹,防止误吞或吸入。此外,牙线、弹性绳、楔子等还可替代橡皮障夹固定橡皮障布。隔离纸巾用于橡胶过敏的患者,垫在橡皮障布与患者面部皮肤之间,防止二者直接接触产生不适或过敏症状。封闭剂用于堵塞橡皮障布与牙面之间微小的缝隙,防止渗漏。
    3.橡皮障的安装方法
    安装橡皮障前,需清除隔离牙的软垢、结石和增生的牙龈,暴露牙体缺损龈壁根方的牙体组织;并确认两牙间牙线能够通过。牙体大范围缺损部位应先用玻璃离子水门汀或复合树脂制作假壁,以形成良好的封闭;当患牙剩余牙体组织过少、临床牙冠较短或为残冠、残根甚至外形高点位于龈下(多见于乳牙)时,可选用弯曲喙夹子,通过根向伸入,夹住龈缘下的牙面。
    对于隔离牙不规则、牙齿未完全萌出、牙冠外形固位力差(如预备后)的患牙,可选用锯齿样喙、两臂喙长不一致的夹子,也可用复合树脂在牙冠缺损处制作固位突或假壁,以利于橡皮障夹的卡抱固位;必要时还可采用冠延长术、增加隔离牙、将橡皮障夹固定于邻牙等方法完成术区隔离。
    安装橡皮障时,橡皮障夹的持续夹持力会造成隔离牙一种短时的压迫不适感,但患者一般可以承受,可不必局部麻醉。如患者不能耐受或是有可能在操作中触痛牙龈,例如需要将橡皮障夹固位在龈下根面时,应给予局部浸润麻醉减轻疼痛。若患牙治疗本身需在无痛措施下进行,局部麻醉应在安装橡皮障之前完成。常见的橡皮障安装方法有以下4种。
    3.1翼法
    翼法必须选择有翼的橡皮障夹。将翼穿过橡皮障布上的孔并用夹钳撑开,将夹和布一同安放到隔离牙的外形高点下方,撤除夹钳;然后,使用钝头器械(如水门汀充填器的扁铲端)把两翼上方的橡皮障布翻下,再用夹钳轻轻撑开橡皮障夹,待牙颈部的橡皮障布略微上移后再次撤除夹钳,使橡皮障夹卡抱在牙颈部的橡皮障布上,形成袖口,增加边缘紧密性,并使用牙线将橡皮障布压过邻面接触点;最后,安放橡皮障支架,将其置于橡皮障布上方,先把两侧游离的橡皮障布向内翻折,后依次上下拉伸支架下方、上方的橡皮障布,将其勾在橡皮障支架的侧突上,并将橡皮障布因翻折形成的三角底边反折至支架四角的突起上,以撑开橡皮障布、形成边缘封闭,防止治疗过程中冲洗液漏出、接触皮肤,造成医源性损伤。翼法是口内操作时间最短的一种方法,临床最为常用。
    3.2橡皮障布优先法
    橡皮障布优先法是双手撑开橡皮障布,将孔套入隔离牙的颈部,若有两个以上的牙和孔,应从远中向近中一一套入,必要时可借助牙线将橡皮障布压过邻面接触点;然后,使用夹钳将橡皮障夹固定到患牙外形高点下方的橡皮障布上,形成袖口,也可仅用楔线固定;最后,用橡皮障支架撑开游离的橡皮障布,形成边缘封闭。当充填修复时需暴露多颗牙齿,此时应用橡皮障布优先法比较方便。
    3.3橡皮障夹优先法
    橡皮障夹优先法适用于无翼夹。先将橡皮障夹放置在隔离牙的外形高点下方;再将打好孔的橡皮障布从夹子的弓部套入,因布需要通过整个患牙和橡皮障夹,故需要打较大的孔,以防橡皮障布撕裂;然后,使用水门汀充填器的扁铲端将夹臂上方的橡皮障布翻下,并借助牙线将橡皮障布压过邻面接触点;最后,用支架撑开橡皮障布的游离部分,形成边缘封闭。为防止夹子滑脱后误吞,应将约40~50cm长的牙线缠绕在夹子的弓部并将其牵至口外。橡皮障夹优先法可在直视下放置橡皮障夹,能够减少对牙龈组织的损伤并降低错放牙位的风险。
    3.4弓技术
    将打好孔的橡皮障布套入橡皮障夹弓部,翻转橡皮障布,露出橡皮障夹的夹臂,用夹钳撑开,在直视下将橡皮障夹固定于隔离牙的外形高点下方;然后,展开橡皮障布,用水门汀充填器将其拉开、翻转至翼的下方,使其紧贴于牙颈部,借助牙线将橡皮障布压过邻面接触点;最后,用支架撑开布的游离部分,形成边缘封闭。
    弓技术可在直视下放置橡皮障夹,减少对牙龈组织可能的损伤,但缺点是较易发生橡皮障布的撕裂。在橡皮障安装完成后,应检查橡皮障的位置及封闭性,确保安全无渗漏。橡皮障布应盖住整个口腔,上缘需露出患者鼻孔,以防影响患者呼吸。若未露出,可将布上缘放松、折叠翻卷或使用剪刀将对应鼻部的橡皮障布剪成豁口。如发现缝隙或闭水试验漏水,可涂布封闭剂予以改善。
    橡皮障拆除时,如果是单个牙齿,应先用夹钳取下橡皮障夹,再将支架和橡皮障布一并取出;如果是多颗牙齿,则先用剪刀剪除牙间的橡皮障布,再除去橡皮障夹,继而将支架和布一并取出。
    4.总结
    橡皮障隔离能够保持术区清洁、干燥、无污染,有效提高患牙治疗效果,改善修复质量;在提高疗效的同时,大大增强椅旁工作效率,保证医患双方安全,是一项口腔基本技能。临床中,应根据治疗需要,选择合适厚度、颜色的橡皮障布;用打孔器进行打孔;按照牙位、安装方式及剩余牙体组织的多少挑选橡皮障夹;使用夹钳将其固定于隔离牙外形高点下方;通过橡皮障支架撑开布的游离部分,完成橡皮障的安装。在牙髓治疗时,翼法因其操作时间短且仅需暴露单颗患牙,故应用较为广泛;牙体直接、间接修复时,需暴露多颗患牙以保证美学效果,此时橡皮障布优先法为首选。

编辑: 陆美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