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13 基于牙髓干细胞的神经系统疾病治疗新进展

    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共同传输和处理感官信息,并控制和调节各系统器官的活动。创伤、脑缺血、神经退行性疾病等可以导致神经系统的炎症、轴突变性、神经元细胞结构畸形甚至死亡,严重影响患者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由于神经前体细胞数量有限,传统的治疗方法在神经元功能恢复方面疗效有限。     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和高度分化潜能的细胞,能够分化为各种类型的功能细胞,基于干细胞的治疗策略为神经再生...

2022.9.21 不可复性牙髓炎活髓保存治疗的最新进展

    牙髓通过复杂的炎症反应应答,目前临床上将牙髓炎分为可复或不可复性牙髓炎。不可复性牙髓炎是牙髓较为严重的炎症性疾病,其特征是自发性的疼痛,疼痛通常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并可能导致牙髓组织进入无法自我修复的状态。临床诊断为不可复性牙髓炎的患牙,通常进行牙髓摘除和根管治疗术。随着微创理念的深入,活髓切断术已应用于不可复性牙髓炎的治疗。     组织学和微生物学研究发现,不可复性牙髓炎的炎症和微生...

2022.9.16 影响年轻恒牙牙髓再生术预后的常见因素

    针对年轻恒牙的牙髓坏死或者根尖周炎,治疗方法包括根尖诱导成形术、根尖屏障术以及牙髓再生术。牙髓再生术相较于前两者是最为保守的一种方法,但它拥有增加根管壁厚度以及根管长度的优点,对患牙的长期保存具有重要作用。     牙髓再生术翻译自英文regenerative endodontic therapy。目前的牙髓再生术还不能完全意义上恢复牙髓的生理结构和功能。现阶段,它是通过促进根管内新生血...

2022.9.14 药物调控牙髓干细胞成骨分化的研究进展

    颌面部外伤、先天性畸形、炎症、肿瘤等均可造成颌面部骨骼和牙槽骨的缺损,这不仅会使患者面部畸形,而且还会影响机体的语言、呼吸等功能,在生理和心理上都会给患者带来不良影响。目前,临床上骨缺损修复的主要方法是骨移植,但骨移植技术存在缺陷,包括骨缺损修复不良、术后疼痛、供体部位具有感染风险、免疫排斥反应等,因此,其在临床中的应用受到了限制。     牙髓干细胞(dental pulp stem ...

2022.9.13 牙隐裂临床研究进展

    牙隐裂是指牙冠表面非生理性、不易被发现的裂纹,具有隐匿且不可复的特点。牙隐裂的概念与牙隐裂综合征相似,Cameron将后者定义为后牙的不完全折裂,多累及牙本质,有时也扩展至牙髓。牙隐裂的好发牙位存在一定争议,但大多数学者认为最易受累的依次是下颌磨牙、上颌前磨牙和上颌磨牙、下颌前磨牙和前牙。     下颌磨牙具有萌出早、牙尖陡、沟裂深且承担咀嚼力大的特点,其尖窝关系的“撞针效应”被认为是造...

2022.9.7 外伤年轻恒牙的牙髓状态判断及治疗选择

    牙外伤是常见的口腔科急症之一,临床好发于青少年,是仅次于龋病造成儿童牙齿缺损或缺失的第二大疾病。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交通工具多样化,青少年因户外运动增加且自我保护意识薄弱,其牙外伤的发生呈上升趋势。男孩牙外伤发生率约为女孩的2倍。     恒牙外伤好发年龄为8~10岁,以切牙多见,上颌切牙高于下颌切牙,其中,又以上颌中切牙外伤率最高。年轻恒牙临床牙冠低,牙根尚未发育完全,表现为根尖孔开放呈...

2022.8.31 牙周病风险评估及预后判断工具的研究进展

    在医学中,风险被定义为一种会引起某事件的危险的可能性,风险因素增加事件发生的概率,可能与疾病的发病或进展有关。疾病的发生、发展、开始和严重程度通常又由宿主的多种系统性危险因素决定。     随着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对疾病病因的探求从传统的生物理化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发生了巨大的转变。牙周病是多因素引起的牙周组织慢性炎症病变,研究显示:吸烟、糖尿病、遗传因素...

2022.8.24 妊娠期常见口腔感染性疾病的临床诊疗和管理策略

    妊娠期是口腔感染性疾病的高发期。据调查,孕妇患妊娠期龈炎率超50%,患龋率为49.4%,下颌第三磨牙阻生率为48.7%,患牙髓炎和第三磨牙冠周炎的风险均大大增加。然而,我国妊娠期妇女对口腔疾病的主动就诊率低,对孕前及孕期口腔保健的认识存在一定误区,包括忽略孕前及孕期口腔疾病管理,因恶心或刷牙易出血而减少刷牙次数,认为口腔疾病与胎儿健康无关等。     此外,考虑到孕期妇女的特殊性,口腔医...

2022.8.24 遗传基因与儿童龋病易感性关联研究进展

    龋病是人类口腔中常见的一种慢性疾病,导致龋病发生的因素包括细菌、牙菌斑生物膜、牙齿结构及其所处口腔微生态环境等。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儿童因受牙齿解剖生理、饮食和个人卫生习惯等因素影响,其龋病进展更迅速且易造成更严重危害。     虽有证据表明环境因素是儿童龋病易感性的重要决定因素,但随着人类双生子模型、蛋白质组学、宏基因组学等研究技术和手段的不断深入,遗传基因在龋病病因学中的作用逐渐被揭示...

2022.8.15 牙体牙周软硬组织形态及其相关性研究进展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对口腔修复效果的要求也不断提升,美学和功能的恢复与稳定成为口腔医生需要攻克的难点。临床上牙体修复后部分牙龈非边缘刺激性退缩现象的出现提示,牙体外形突度与其对应的牙龈组织形态和位置的稳定可能存在某种关系;同时我们也更加关心牙龈生物型与其下覆盖的牙槽骨厚度间的相互联系。     因此,牙体修复时口腔医生应注意牙体外形突度、牙龈生物型及其覆盖的牙槽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