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本质粘接剂

2006-2-2 10:02  来源:
作者:海丽达 综述 王晓燕 审阅 阅读量:3044

  粘接指充填材料有效地与牙齿结构相结合。粘接剂是指将两种固体表面牢固结合在一起的媒介物。充填材料与牙齿结构之间无论是直接粘接还是通过中介物粘接一直是牙科研究人员关注的问题。具有良好粘接能力的材料可以最大限度减小牙齿和充填体之间的微漏的形成,从而减少继发龋的发生和牙髓的损伤。良好的粘接还可以增加充填材料的固位,较少磨除健康的牙体组织。 

  1955年Buonocore[1]报道的酸蚀技术成功粘接了树脂与釉质,自此后粘接材料及技术得到了很大发展,牙齿修复技术进入了新的时代。传统洞型固位的方法已被较少磨削牙齿的粘接方法所取代,使修复的范围不断扩大。如今粘接技术在临床已广泛使用。 对牙齿硬组织的粘接包括对釉质的粘接和对牙本质的粘接。釉质的粘接机制和粘接剂都已相当成熟。而牙本质由于其结构不同于釉质,其粘接较釉质粘接困难些,所以一直未能达到较好的效果,这也是多年来粘接研究的重点。1992年以后,牙本质粘接达到较高水平,产生了新一代的粘接剂。到如今粘接系统已有了六代的变化。 

  一、 牙本质结构的特点 

  牙本质中无机物占69%,有机物和水占31%。有机物中主要为胶原,占牙本质体积的17%。胶原是一种蛋白质大分子,主链上联有大量功能侧基,如氨基,羧基,酰胺基,羟基等。牙本质结构主要有牙本质小管,成牙本质细胞突,管间牙本质及管周牙本质构成。胶原被羟基磷灰石晶体围绕,粘接剂不易通过胶原,而牙本质小管是唯一可被利用的孔隙。牙本质小管贯通整个牙本质,从牙髓腔向釉牙本质界面呈放射状排列。小管内有成牙本质细胞突,并有液体阻碍粘接。当牙本质暴露后,牙本质小管中细胞液受到刺激后可引起液体向外流动。因此活体状态时牙本质粘接面是不可能得到完全干燥的。粘接剂通过的牙本质小管的数目随着牙本质小管所在的位置而变化,深层牙本质比浅层牙本质小管数目多。其他因素,如牙本质小管的排列方向,釉柱,牙本质表面的能量等都对粘接效果有一定影响。

  二. 粘接系统及粘接机理的发展 

  ⒈第一代粘接系统(包括二甲基丙烯酸磷酸甘油酯,丙烯酸氢酯,N-苯基甘氨酸和甲基丙烯酸甘油酯的加成聚合物NPG-GMA) 

  Buonocore[1]&nbsp1955年提出了釉质酸蚀技术。在釉质粘接成功以后,Buonocore等人[2]又研究了树脂与牙本质粘接的可行性。他们的研究表明粘接性丙烯酸树脂材料可以与离体牙的牙本质表面较好的 结合,而且粘接强度在牙本质酸蚀后几乎翻了一倍,其粘接机理主要为:①与牙本质非有机成分的 化学结合[3][4]。在此基础上制成的商品有Scotchband和&nbspBondlite 。②酸蚀:牙本质表面用85%磷酸酸蚀,酸处理后牙本质小管口开放,再使用二甲基丙烯酸树脂,使得树脂在牙本质小管内形成树脂突 , 达到机械性结合。但树脂突在牙本质小管内不能完全聚合,因而粘接强度较差[5],低于酸蚀后的釉质[6]。因此第一代粘接系统并不提倡酸蚀牙本质,而是提倡玷污层(smear&nbsplayer)发挥作用。玷污层被认为是有利的,因为它减少了粘接剂渗透入牙本质,保护牙髓免受刺激。而且二甲基丙烯酸磷酸甘油酯在口腔环境下发生水解,丙烯酸氢酯较难发生大量聚合以及NPG-GMA在溶液中不稳定。这些因素使粘接强度降低,妨碍了这种粘接剂的临床应用[7]。

  2. 第二代粘接系统

  70年代出现了第二代粘接系统。它的主要成分是双酚A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Bis-GMA)的磷酸盐[7],也使用多脲烷基复合物。商品包括Scotchbond(3M&nbspDentai&nbspproducts,St.Paul,MN,USA),Bondlite(Sybron/Kerr,Romulus,MI,USA)等。但由于牙本质中的钙离子与磷酸盐结合形成的磷酸钙键的水解[3,6],影响树脂与牙本质的粘接,导致粘接强度下降易引起微漏。第二代粘接剂中有的认为软化或去玷污层可以提高树脂的渗透,但是还不确定采用这种方法是否可以增强粘接力。 

本新闻共4页,当前在第1页  1  2  3  4  

编辑: 唐建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