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吸收是牙移植及牙创伤后再植的并发症

2006-2-28 12:02  来源:
作者:jupyhunp2000 阅读量:1499

一、根吸收是牙移植及牙创伤后再植很普遍的并发症。通常牙吸收分为四种情况:表面吸收:根面上有吸收陷窝,无炎症细胞,仅局限于牙骨质。是由于牙周膜或牙骨质局部小区域的轻微损伤所引起,具有限性,并表现新生牙骨质的自发性修复及牙击膜再附着。

炎症 性吸收(IR):牙根表面既有吸收陷窝,又有炎症浸润。它是由于牙周膜、牙骨质的创伤导致较深的吸收腔,牙本质小管暴露,髓腔中的感染坏死组织沿小管到达牙周组织中,引起炎症反应,替代性吸收(RR):是牙周膜及牙骨质吸收严重,并被骨组织所替代。

一般认为牙再植后牙根是滞吸收及吸收的类型主要是由多种因素所决定,最主要是牙创伤后暴露于牙槽窝外的时间长短及这一时间内是否有合适的介质保存。

减少牙吸收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牙创伤后到再植的时间:即牙齿脱离牙槽窝到重新植入所间隔的时间。牙周膜活力是决定再植牙预后的关键,贮存时间越短,牙周膜活力越强,Aadrearen[1]Iqbal[2]认为18分钟以内牙再值,受损伤的牙周膜可恢复,随着时间的延长,开周膜愈合的能力下降,30分钟至75分钟,牙周膜基本无活性,但牙拔除后将牙置于湿性环境(如生理盐水、牛奶中,可降低牙周膜坏死的程度。)活性显著降低,90分钟后根面只有10%牙周膜维持活性状态。

2、局部用药:是减少根吸收而无法阻止吸收的一种方法。ShulmanSevig用氟化物和抗菌素减少由于坏死牙周膜造成根吸收,levin则采用ALD来阻止破骨细胞来缺少活笥牙周膜的吸收,增加了牙周膜细胞增殖、分化并维持虐待骨质层。

釉质基质衍生物(EMD)是从  釉基质提取的活性  ,不溶于水,是作为牙周膜再生活疗的基质,含有属于amelogenin族,Hammarstrom证实,1997年通过细胞培养,为EMD与间充质的  细胞接触,在其表面产生非细胞性牙骨质,在动物实验时证实牙拔除后将人为造成的小部位牙骨质缺损,EMD可促进牙骨质再生。

 

    2001

Lyngstadaas通过Prpol细胞培养,从分子细胞学机制方面,EMD可显著增加Pol细胞附着,生长及代谢,释放生长因子进入界质,细胞作用产生细胞内CAMP信号,通过这细胞分泌TGF-BIC-6PDGF AB,有  Pol含合和再生。1997年,Gestrelius认为EMD可增加Pol细胞增殖,增加蛋白质合成,促进Pol细胞矿化小结  成。

近年来,EMD逐渐用于牙槽骨缺损为标志的牙周炎串者中。

 

3、根管治疗:

由于表面吸收的来源,感染的牙髓未经治疗,细菌及其毒素通过牙本质小官进入已受损伤牙击膜,释放出噬细胞趋化因子,破骨细胞激活因子及前列腺素,破坏吸收牙骨质及骨组织,因此减少感染性吸收的方法有:一是尽量恢复已受损牙周膜的活性,使其恢复形成牙骨质的功能,二是乾地根管治疗,杜绝感染来源。Audrearen提倡对牙根发育完成的牙再植后一周进行根管治疗,防止发生感染性或替代性根吸收,保证有更多 我的时间为牙周膜再附着,在下10天内治疗,这时牙髓已坏死,但没有感染,Kinirons认为牙拔除20天后进行根管治疗可增感染性吸收的机率,但对牙根未发育过错成的牙,应延期乾地根管治疗,以利根尖周围血管恢复。

上述观点适用于即刻再植,主要是减少牙在聚增外的时间。若根尖已发育完成,干燥保存时间超过2小时,根管治疗可在口外治疗。

4、夹板:

一般采用非钢性夹板,使牙在愈合时有生理性运动,而减少替代性吸收,夹板的时间为10天左右。

表面处理:

实验前用机械方法清除牙周膜可造成广泛的替代性吸收,而Andrasen对拔除的牙用机械方法清除牙周膜并在18分钟再植,发现表面及感染性吸收增加,随着观察期的延长,感染性吸收的增加很可能与下列情况有关:即快速的替代吸收的消除导致感染性及表面吸收的增加。若牙周膜被机械清除,新牙周膜形成而没有根吸收,意味着机械清除牙周膜和成牙骨质细胞并不意味着根吸收,他认为:机械清除牙周膜和牙周膜干燥使牙周膜坏死,二者的愈合过程都是由邻近的牙周膜的牙槽骨或者骨髓腔,但坏死的牙周膜可阻止牙骨质的吸收细胞吸收牙骨质时间较长,因此它造成的吸收比清除牙周膜所造成的吸收要慢。机械清除牙周膜也会造成牙骨质及牙本质暴露,产生替代性吸收。

本新闻共2页,当前在第1页  1  2  

编辑: 柠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