窝沟釉质成形术对封闭剂渗透性及密合性的影响

2006-11-20 11:11  来源: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作者:俞未一 阅读量:1563

  【摘要】 目的 通过观察封闭剂的渗透性和密合性,进一步探讨窝沟釉质成形封闭术的作用机制。方法 取离体牙60颗,分为A、B、C 3个组,A、B两组分别用窝沟釉质成形封闭术(enameloplasty sealant technique, EST)和窝沟杯刷清洗封闭术(cup-shaped brush sealant technique ,CST),C组作为对照组,进行酸蚀、隔湿干燥后涂封闭剂光照。采用染料浸染法和体视镜观察封闭剂的渗入程度以及与牙面间的密合程度。结果 EST组封闭剂渗入程度为(83.75±13.11)%,CST组为(55.30±11.98)%。封闭剂与牙尖斜面间缺陷出现率EST和CST分别为7.32%和19.51%;封闭剂与窝沟侧壁间缺陷出现率分别为16.07%和38.93%。结论 EST比CST具有较好的渗透性和密合性。

  提高封闭剂的保存率是提高窝沟封闭防龋效果的关键问题之一。封闭剂的保存率与封闭剂在牙面上的粘结性及其向窝沟内的渗入程度(即渗透性)有关[1]。而封闭剂与牙面间的密合性也是一个重要因素,细菌等致龋因素从封闭剂边缘的渗入会导致龋坏[2,3]。窝沟釉质成形封闭术(enameloplasty sealant technique, EST)是用钻机械预备窝沟后进行的封闭术。我们通过体视镜观察封闭剂向窝沟内的渗入程度以及封闭剂与牙面间的密合情况,以期对EST进行评价。

  材料和方法

  一、 材料

  1.Concise 可见光固化封闭剂(美国3M公司)。

  2.医用硬组织切割机(专利号:94241569.8)。

  3.体视镜(XTB-1型,江南光学仪器厂)。

  二、方法

  1.选择完整、无龋、窝沟较深的磨牙,浸泡于生理盐水中,置于冰箱中保存备用。窝沟较深的标准为:肉眼观察离体牙,看不到窝沟底部[4]。

  2.选择备用离体牙60颗,随机分成A(EST)、B[杯刷清洗封闭术(cup-shaped brush sealant technique, CST)]、C(对照组)3个组,其中A、B两组25颗牙,C组10颗。分别对各组标本进行处理,A组标本:用230号金刚砂钻机械扩大窝沟开口,37%磷酸蚀刻1 min,冲洗干燥后呈白垩色,涂封闭剂,光照40 s使其固化。B组标本:用杯刷清洗窝沟,然后进行酸蚀、干燥、涂封闭剂,光照。C组标本:直接进行酸蚀、干燥、涂封闭剂,光照。

  3.热循环试验:将标本浸于人工唾液中,5 ℃、55 ℃进行100个循环周期,每个温度停留30 s[5]。 人工唾液配方:硫氰酸钾:0.517 0 g/L;碳酸氢钠:1.253 0 g/L;氯化钾:1.471 0 g/L;磷酸二氢钠:0.187 8 g/L;乳酸:0.900 0 g/L。

  4.染料浸染:将标本距封闭剂边缘1.5 mm以外所有区域涂指甲油3层,凉干后,浸于2%的亚甲蓝溶液中2 h,然后用水冲洗净牙面上残余的染液。

  5.制作切片:将标本用PY-51型胶粘剂固定于样本台上,装于医用硬组织切割机上,利用片切机上的螺旋标尺确定近中窝和远中窝的中心及其连线的四等分点,在5点相应的位置进行片切。

  6. 标本观测:封闭剂渗入深度测量法参照Bahar法[6]。将切片置于体视镜载物台上进行观测。并用带有网格的目镜,在牙尖斜面间以垂直于假想窝沟轴的线,长度以20个小格为基准,测量封闭剂渗入深度的网格数及窝沟深度的网格数[7]。

  7. 数据处理和统计学分析:

  (1)渗透程度=(封闭剂渗入深度网格数)/(窝沟总深度网格数)×100%,行F检验。

  (2)界面缺陷出现率=(界面缺陷出现标本数)/(标本观测数)×100%,行χ2检验。

  结果

  1.A、B、C 3组标本的剖面封闭剂边缘均未见染料浸染。

  2.渗透程度试验结果:EST组封闭剂末端已接近窝沟底部(图1),而CST组仅达窝沟口部(图2)。体视镜测量结果(表1):经统计学检验,F=135.906 4(P<0.01)。作者又进行了EST组与CST组、EST组与对照组、CST组与对照组间的q检验,其结果为18.287 8(P<0.01),18.763 6(P<0.01),0.475 8 (P<0.05),故EST组封闭剂渗透程度明显优于CST组。

本新闻共3页,当前在第1页  1  2  3  

编辑: 姚红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