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访谈法定性分析阻碍牙体病早期就诊的原因

2006-11-30 16:11  来源: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作者:吴友农 阅读量:2362

  不言而喻,牙体病处于早期阶段时就诊,患者将得到痛苦小、疗程短、费用低和疗效好的治疗。从社会的角度看,将节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资源,然而,在临床工作中我们注意到,多数就诊者是在牙体病的晚期才来就诊的,往往还伴有严重的牙周病、缺牙等等。原因何在?带着这个问题,我们采用社会医学研究中的深入访谈法对一批牙体病科患者进行了定性研究,现报道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参照1996-06华西医科大学举办的“国际临床流行病学网络第二期医学社会科学培训班”(INCLEN资助项目)的讲义和有关文献[1~7],对50名牙体病科就诊的患者进行了深入访谈,主题是:阻碍牙体病早期就诊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996-08-27至09-30在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牙体病科门诊的初诊患者,诊断为牙体病需要“补牙”的,包括龋病、牙髓病、尖周病、楔状缺损者,初诊处理完毕,对当日的处理满意,希望得到医生的指导而事先不认识医生的患者即为访谈对象,用15~25min的时间进行深入访谈。内容大致包括:
  一般情况:除了病历登记的内容外,还包括诸如退休时间,家庭成员等,目的是使被访谈者放松,使访谈在轻松的氛围中进行;
  对疾病的认知:是否认为牙齿是重要的器官,是否知道龋病,知不知道应当怎样刷牙,哪天是爱牙日等等。
  就诊的方便程度:包括交通情况、交通所需时间和费用等;是否有其它困难。
  医疗负担:是否享受公费医疗,报销的比例,是否享受医疗费用包干,数额是多少,自费能否承受等。
  是否对牙科就诊有畏惧感,为什么畏惧,对哪些环节或器械畏惧等;
  有关标准如下:
  就诊时机 早期:主诉牙为中、深龋,或楔状缺损尚未累及牙髓,或外伤致牙冠折断,引起急性牙髓炎者;晚期:主诉牙为慢性牙髓炎、慢性尖周炎者。
  认知水平 好:对大部分有关牙齿卫生保健的常识问题有较正确的认识;中:介于二者之间;差:对某些问题的认识明显错误。
  医疗负担 轻:能报销80%~100%,或收入丰厚,自费无问题;中:介于二者之间;重:不能报销,自负部分感到十分困难。
  畏惧程度 轻:不因畏惧而影响牙科就诊,初诊时表现平静,且能配合;中:介于二者之间;重:自述非常畏惧牙科治疗,初诊时表现出躲避或高声叫喊等紧张行为。
  方便程度 易:交通及费用都不成问题,交通时间2h内,交通费2元以内;中:介于二者之间;难:当地无就医条件,来院就诊路途耗时4h以上。

2 结果
2.1 总体情况(表1、2)

表1 阻碍牙体病早期就诊原因深入访谈结果

就诊时机  

人数

认知水平医疗负担方便程度畏惧程度
早期 男

3

1

2

0

1

0

2

1

1

1

3

0

0

   女724

1

4

3

043030

4

晚期 男15021385274411

3

1
   女250421412913848152
 合 计50312361720132516925187

表2 牙体病就诊时间与文化水平的关系

就诊时机

大学

中学

小学文盲
早期

4

5

10
晚期132142
合计172652

  50名就诊者中,女性32名,可能是因为女性的自我保健意识较强,对自身的健康较关注的缘故;年龄范围14~80岁,平均48.35岁,多在50岁以上(29/50),年青人较少,这显然与不同年龄组人群牙体病患病率不同,病患经历与认识不同有关,还与有些学校已开学有关。
  绝大多数主诉为牙体病晚期(40/50),还伴有严重的牙周病,甚至缺牙,证明了本研究的必要性。
2.2 认知水平
  普通较差,在晚期就诊中更明显,典型的错误认识有:“牙碰断了过几天就会长好”,“牙该烂就烂,该掉就掉,好象瓜熟蒂落一样”,“牙痛不是病,忍一忍就过去了”,“生一个孩子掉一个牙”,“牙痛时最好的办法是吃药打针”,“我一直用的是某某牌牙膏,怎么会得龋病呢?”。典型病例1 胡某某,男,25岁,大学毕业,技术员,诊断:21慢性牙髓炎(2年前外伤致冠折),该患者早期就诊的条件具备(医疗费全报销,路途耗时1h,工作不很忙),但以为“牙碰断了过几天就会长好”,便拖了2年,急性牙髓炎变成了慢性牙髓炎,牙已变色,X线片示尖周牙槽骨明显破坏,本次就诊原因:改善美观(找对象)。

本新闻共3页,当前在第1页  1  2  3  

编辑: 姚红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