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复性牙本质形成的大鼠模型

2007-5-21 17:05  来源: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作者:陈智 阅读量:1314

  【摘 要】  目的:建立修复性牙本质形成的动物实 验模型,观察修复性牙本质形成的组织形态学 特征。方法:在Wistar大鼠第一磨牙近中面制备窝洞,分别观察3、 15、30d,标本切片,HE染色,显微镜下观察。结果:术后3d未见 修复性牙本质形成。15d后可见修复性牙本质形 成,并可见骨样牙本质。窝洞下原代成牙本质细胞由新分化的成牙本质细胞样细胞取代。30 d后,修复性牙本质明显增加。新分化的成牙本质细胞样细胞发生极化。结论: 大鼠模型是研究修复性牙本质形成的一个良好模型。
  【关键词】 修复性牙本质; 牙本质形成; 成牙本质细胞; 大鼠
  
  牙本质-牙髓复合体受到口腔环境中诸如龋损、机械、化学、 损伤等多种刺激后发生自身修 复过程,形成第三期牙本质[1~3]。Smith等将第三期牙本质描述为在受损伤刺激 部位下的牙本质-牙髓交界处新生成的牙本质[4]。为了解第三期牙本质形成的 过程和机制 ,许多学者采用一些动物模型进行研究。Magloire[5]、Stanley[6]、Bjo rndal[7] 等直接观察龋损下的牙髓修复过程和成牙本质细胞反应。Tziafas[8,9]、Nakashi ma[10,11]、Rutherford[12,13]、Hu[14]等采用在动物牙髓内 覆盖或植入有诱导活性的生物材料的方法,Cox[15]、D\'Souza[16]、Ohsh ima[17]、Smith[18]、Kitamura[19]等采用在动物磨牙上制备窝 洞的方法。
  牙髓修复的细胞学机制,是牙髓内具有分化潜能的细胞,在信号分子的诱导下发生分化 并 取代受损的原代成牙本质细胞。这个分化过程涉及非常复杂的细胞-细胞外基质的相互作用 。体内实验有助于揭示牙髓修复的机制。本研究目的拟在大鼠磨牙上建立修复性牙本质形成 的动物模型,并进行组织形态学观察。

1 材料和方法

1.1 手术过程

  18只Wistar大白鼠(湖北省医科院),体重150~250g。50g/L苯巴比妥钠(sodium pent obarbital)腹腔内注射麻醉(30 mg/kg)。分别在上、下颌第一磨牙近中面制 备单面洞。窝洞深度为牙本质厚度的1/2。窝洞未行充填。每只动物左上第一磨牙未备洞, 作为空白对照。所有窝洞制备由一人完成。分别在术后第3、15和30天处死动物。上述 手术过程和观察时间与D\'Souza[16] 、Ohshima[17]等基本一致。

1.2 标本制备

  动物处死后迅速分离上、下颌骨,立即置于新配制的40g/L多聚甲醛内,4℃下固定24~48h 。 100g/L EDTA脱钙3周。系列乙醇脱水,二甲苯透明,石蜡包埋,5μm连续切片,方向为矢 状,每一切片上包括第一、二、三磨牙。切片铺于多聚赖氨酸包被的玻片上。4℃下保存。

1.3 染色与观察

  每组标本中选择1~2张切片进行HE染色。染色后树脂封片,显微镜下观察。

2 结果

  窝洞预备3d后,修复性牙本质未形成。窝洞下的前期牙本质厚度略增加。成牙本质细胞排 列整齐,牙髓内毛细血管轻度充血(图1)。高倍镜下观察,成牙本质细胞形态基本正常, 但细胞之间出现间隙,成牙本质细胞与前期牙本质之间也出现间隙,提示细胞可能出现损伤 (图2)。
  15d后可观察到修复性牙本质的形成(图3)。高倍镜下可见新形成的牙本质致密,无管状 结构。可分辨前期牙本质和包裹细胞的骨样牙本质(图4)。窝洞下原代成牙本质细胞消失 ,由形态不规则的新分化的成牙本质细胞样细胞取代,排列不整齐,并已开始发生极化。细 胞之间的连接紧密。在成牙本质细胞样细胞下方,可见较致密的梭形牙髓细胞,毛细 血管扩张、充血。
  30d后,修复性牙本质明显增加,髓腔狭窄(图5)。高倍镜下(图6),修复性牙本质出现 管状结构,但不如正常牙本质明显。新分化的成牙本质细胞样细胞排列明显整齐,大多数细 胞发生极化。细胞层下的毛细血管仍扩张。

图1 术后3d,HE染色 ×6 
图2 术后3d,HE染色  ×60

本新闻共2页,当前在第1页  1  2  

编辑: 姚红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