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种防龋制剂对牙釉质脱矿作用的研究

2007-7-12 17:07  来源: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作者:吴红昆 阅读量:1376

摘要 目的:比较6种含氟及微量元素的防龋制剂对牙釉质脱钙的影响,观察早期龋形成过程中釉质脱钙与时间的关系。方法:选择牛牙84颗,分为7组。实验区分别用含有相等氟离子的氟化锶、氟化亚锡、氟钼酸铵、氟化锌、氟化镧、氟化钠及去离子水处理,所有样本浸泡于乳酸凝胶中形成人工釉质龋。经过对不同浸泡时间酸蚀凝胶中钙含量的观测,各组样本48小时以前釉质脱钙量随时间的变化有所不同,48小时以后酸蚀凝胶中钙含量趋于恒定。结果:氟化亚锡抑制釉质脱钙的能力最强,氟化钠最弱。结论:酸蚀凝胶法形成人工龋时间约在48小时左右;含氟及微量元素的防龋制剂能有效地抑制釉质脱钙,其机理可能是氟与微量元素的协同作用。
关键词 人工龋 氟 微量元素 脱钙

  氟具有抑制早期龋脱矿的作用已被公认,目前有学者认为锡、钼、镧、锶、锌等微量元素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使再矿化作用大于脱矿作用,氟与微量元素的共同作用能有效地抑制釉质脱钙,减少氟的含量,同时能促进再矿化[1]。然而未见文献报道哪一种含氟制剂对抑制牙釉质脱钙的作用效果更佳。本研究比较6种含氟制剂对牙釉质脱钙的影响,同时观察早期龋形成过程中釉质脱钙与时间的关系,为选出较理想的抑制早期龋脱矿的含氟制剂提供实验室依据。

1 材料和方法

1.1 牙标本的选择、制备
  取新鲜拔除的牛下颌切牙,去除牙根部软组织,用无氟石英砂磨去釉质表面菌斑及色素,用高速涡轮机裂钻分离冠根,清水冲洗干净,超声洗涤,去离子水冲洗,干燥。体视显微镜下观察(×10)无裂痕缺隙者置于去离子水中,-20℃冰箱中保存备用。
  选牙冠唇面颈1/3处,直径0.7 mm的开窗区,其余部分用无色指甲油涂布。随机将84颗牙冠分为7组,每组12颗,每组开窗面的牙釉质首先用75%乙醇消毒,自然干燥。然后开窗区分别用含有等同氟离子浓度的氟化锶、氟化亚锡、氟钼酸铵、氟化镧、氟化钠、氟化锌、双蒸水涂擦开窗面,每次2分,共涂3次。用大量去离子水冲洗干净,紫外灯下照1小时消毒备用。
1.2 人工釉质龋的形成
  本实验采用酸蚀凝胶法形成人工龋模型。酸蚀凝胶配方:乳酸(0.1 mol/L)、琼脂(l%)、制霉菌素(适量),pH 4。将己处理过的7组样本分别置于8 ml的酸蚀凝胶中浸泡,置37℃水浴,分别观测1、3、10、24、48、72、125、196小时酸蚀凝胶中的釉质钙溶量。
1.3 钙溶量测定
  采用美国EL312e自动微板读数仪,波长为630 nm处测定酸蚀凝胶中钙的光密度值(OD值)。同期作标准曲线(图1)。

图1 钙离子标准曲线

2 结  果

2.1 经酸蚀凝胶浸泡的牙釉质开窗区,肉眼可见白垩色区域,有典型的釉质人工龋形成。经防龋制剂处理的各组样本随时间的变化牙釉质脱钙量有所不同。经过双因素方差分析(two-way ANOVA)可得出,1、3、10、24、48小时釉质脱钙有差异(P<0.0001),而48小时以后,观察到192小时,釉质脱钙无差异(表1,图2)。

表1 不同时间酸蚀凝胶中的釉质钙含量(n=84) 

时间(h)釉质钙容量(OD值)*
(00.gif (888 bytes)±s)
10.3010±0.1555
30.4485±0.1395
100.5220±0.1404
241.0120±0.1057
481.3333±0.0450
721.1654±0.0232
1251.1885±0.0156
1921.1698±0.0470

* 所有标本在每一测定时间的钙溶量总和

图2 时间与牙釉质脱钙的关系
(48小时以后矿物质含量基本一致,曲线趋于平台)
1 氟化锶, 2 氟化亚锡, 3 氟化锌, 4 氟化镧,
6 氟钼酸铵, 8 氟化钠, 9 双蒸水

2.2 6种防龋制剂对釉质脱钙的影响
  分别取各组不同时间的酸蚀凝胶测量釉质脱钙量,采用双因素方差分析(two-way ANOVA),氟化亚锡、氟化锶、氟化锌、氟化镧、氟钼酸铵、氟化钠均有抑制牙釉质脱钙的能力(P<0.0001),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防龋制剂之间进行两两比较,氟化亚锡具有最强的抑制脱钙的能力,而氟化钠抑制脱钙的能力最弱;氟化锶、氟化锌、氟化镧、氟钼酸铵之间抑制脱钙的能力无统计学意义(表2)。

本新闻共3页,当前在第1页  1  2  3  

编辑: 姚红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