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酸四环素在根管治疗术中用药的组织实验研究

2007-9-18 17:09  来源: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作者:刘牧菲 阅读量:1394

  [摘 要]目的:用组织化学和动物实验方法观察盐酸四环素根管给药后局部组织的反应,探讨其作为根管治疗术用药的前景。方法:荧光显微镜观察。结果:经盐酸四环素处理的根管,近髓端1/3~1/2处的牙本质小管可见四环素特有的荧光染色像。动物实验各期置入体及其周围组织中均可见四环素荧光染色像。结论:盐酸四环素可作为感染根管、牙髓、根尖周等疾病的局部治疗用药。
  [关键词]盐酸四环素;根管治疗术;荧光染色

  本世纪40年代四环素族开始用于临床。目前在我国已近淘汰,但该药在牙周病治疗领域的研究仍在不断深入进行,也被视为治疗牙周病的首选用药。四环素除了具有抗菌、改变牙周袋中菌群结构等作用外,它还有抑制胶原酶活性、预防组织破坏等作用[1]。另外,它还是螯合剂,牙周袋内给药后,部分药螯合在局部硬组织上,然后 缓慢地向周围组织释放,在局部形成长期高浓度状态,发挥长效抗菌作用[2]。临床上使用的是带盐酸基团的四环素,因此,有人将它们作为根面脱钙剂来研究使用[3]。它不仅能除去根面的涂层,还能除去牙本质前置小管的矿化物,使有机物(如Ⅰ型胶原)暴露并降解[4]。笔者等在做盐酸四环素局部根面处理的实验中也观察到:四环素能进入牙本质小管,并在其中停留较长时间[5,6]。为了从组织形态上进一步了解该药经根管给药后的渗透状态、持续时间以及缓释作用,本研究采用硬组织研究法[7],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药物渗透部位、深度及药物在生物体内停留时间、缓释作用。为探讨四环素类药物在根管治疗术中的作用机制提供实验依据。

1 材料和方法

1.1 实验1
  取成人离体牙(尖牙、前磨牙各1),按常规根管预备后,用棉捻浸蘸配制的盐酸四环素放 入根管中,留置5min后取出,用生理盐水冲洗,乙醇固定,树脂包埋,置入60℃恒温箱中,待固化后分别做50μm的冠状及矢状研磨片,用落射荧光显微镜观察并做同步同条件荧光显 微摄影。
1.2 实验2
  实验动物用wistar雄性大鼠25只,8周龄(约250g)(广岛大学动物实验中心提供)。将成人离体牙根部切割成1mm×1mm×3mm的块。用青霉素G液(100mg/L)浸泡5min,约12h取出,将此材料分为2组,一组用盐酸四环素浸泡,二组用生理盐水浸泡5min,两组材 料均用PBS充分洗净、备用。将处理后的材料分别置入大鼠上颌左右第一磨牙近中根 处。左侧置入用生理盐水处理的材料作对照组,缝合创口。于术后3、7、14、28、56d分别 处死,每组5只,手术局部取材,固定于100ml/L福尔马林液中,经树脂包埋后,做研磨标本 ,行荧光显微镜观察。

2 结果

  从矢状切面观察经盐酸四环素处理的根管可见到四环素特有的荧光染色像,距根管 壁较远 端的牙本质小管中也可见到四环素的荧光染色像,它与另一侧未用四环素处理的根管形成鲜 明对比(图1)。经盐酸四环素处理的牙片,术后3d可见,四环素吸附在牙本质小管上,牙片 周围置入床组织中也可观察到散在的荧光染色像(图2),对照组则无此像。术后7、14、28 、56d各组,与3d的结果相同。

图1 经盐酸四环素处理的根管可观察到四环素特有的荧光染色像,
在距根 管壁较远端的牙本质小管中也可观察到四环素的荧光染色像,
未处理侧根管无此像 ×4

图2 术后3d可见四环素吸附在牙本质小管上,
牙片周围组织床中也可观察到散在的荧光染色像(B:牙槽骨,D:牙片) ×10

3 讨论

  根管治疗术是当前国内外治疗感染根管、牙髓、根尖周等疾病的主要方法。它是以外科手段 来治疗局部感染,包括彻底去除主根管中的感染物和去除感染的牙本质,根管预备、药物消 毒、严密充填等[8]。然而根管系统很复杂,如副根管、侧支根管、根管变异 以及增龄变化引起的根管狭窄等。因此,根管处理很难达到根管系统的所有部位,遗留在根 管系统中的细菌和残余牙髓组织等可能成为根管治疗术失败的主要原因。另外,在完成根管 治疗术的各步骤中,不但要求术者具备熟练准确的技术,而且在操作过程中手续繁多,费时 费力,复诊次数多,疗程长,也有个别特殊患牙要作根管治疗术十分困难,甚至不可能做到[9]。

本新闻共2页,当前在第1页  1  2  

编辑: 姚红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