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阳霉素和地塞米松联合注射治疗牙龈瘤的疗效观察

2006-2-22 19:02  来源:
作者:zrj 阅读量:1348

   牙龈瘤是口腔颌面外科常见病之一,其治疗手段通常以手术切除为主,手术中为预防其复发通常将肿瘤所波及牙、牙槽骨、牙周膜、及邻近骨组织一并祛处。易行成局部组织缺损及咬颌丧失。上述治疗使部分患者难以配合,作者于1997年1月至2003年3月用平阳霉素,地塞米松瘤体内注射治疗牙龈瘤23例,经1-3年临床观察未见复发,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材料与方法
1 临床资料:
  随机抽取牙龈瘤患者23例,男6例,女17例,年龄最大的45岁,最小的8岁,牙龈瘤分型:血管型8例,纤维型11例,肉芽肿型4例,牙龈瘤位置:唇颊侧18例,舌侧5例,瘤体最大4×3.5×2CM,最小的0.6×0.4×0.4CM。
2治疗方法:
2.1患者常规行血常规及胸片或胸透检查。
2.2用地塞米松10mg/2ml配平阳霉素8mg加20g/L利多卡因2ml备用。用5号皮试针刺入瘤体,有蒂者应刺入蒂部注射药物直至瘤体苍白为止,注射后用无菌棉球压迫1~2min局部配合龈上洁治。注射后1~2周,瘤体未曾缩小者可再以同样的方法重复注射一次,注射次数最多不超过3次(平阳霉素总量不超过24mg).
2.3平阳霉素治疗后3天、1周、1月定期复诊,并及时观察瘤体变化情况,并注意用药
后副反应。随诊1~3年。
疗效及评价标准
治愈:瘤体完全消失,临床症状如牙龈出血也随之消失,随诊1-3年未曾复发。
好转:瘤体有所缩小,但未曾彻底消失,需经手术切除,随访1-3年,未曾复发。
无效:瘤体未曾缩小,需经手术切除。
治疗结果:
1 23例牙龈瘤患者经1-3年随访,治愈22例(95.6%)瘤体缩小好转1例(4.3% 后经手术切除.随访未曾复发)。无效为零无一例复发,有效率100%。
2 副反应:牙龈瘤注射平阳霉素后牙龈较正常组织呈萎缩状,1个月后开始恢复正常牙龈形态,有一例患者瘤体组织破坏严重,可见牙龈明显萎缩,牙根部分暴露,但周围正常龈,附着龈正常。
讨论
牙龈瘤临床多见,好发于青年及中年,女性较多,最常见是双尖牙区,肿块较局限,呈圆形椭圆型。牙龈瘤来源于牙周膜及颌骨牙槽突的结缔组织,大多认为是机械刺激及慢性炎症刺激形成的反应性增生物,因其无肿瘤特有结构,故非真性肿瘤。但牙龈瘤有肿瘤的外型及生物学行为:如切除后易复发,及随着肿瘤的生长破坏牙槽骨,引起牙齿松动、移位等。又类似某些真性肿瘤的特性。故近年来有些学者对某些纤维性牙龈瘤也认为是来源于牙源性上皮的真性肿瘤。[1]临床上牙龈瘤的治疗主要是手术切除,并对瘤体所波及的牙、牙槽骨、牙周膜一并去除以防止复发,结果造成局部缺损及咬颌关系丧失,还可损害面容。对于年龄较大不能耐受手术时治疗较困难。李振贤[2]报道48例纯瘤体切除与5-FU治疗资料5年随访未见复发。本组采用平阳霉素直接瘤体内注射的非手术治疗牙龈瘤,保存了患牙及牙周组织取得良好效果。
平阳霉素是一种与国外博莱霉素A5作用相同的抗肿瘤药物。其药理作用是促进体内Fe2+氧化成Fe3+,抑制和切断DNA合成和切断DNA链,抑制细胞代谢并诱导细胞凋亡,使局部组织纤维化。[3]并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及间质,抑制其生长,使内皮细胞萎缩破坏,血管腔变狭窄,最后血管闭锁导致瘤体细胞凋亡。[4]另外平阳霉素直接瘤体内注射,局部高浓度药物直接对肿瘤细胞产生细胞毒作用,杀死肿瘤细胞。
  平阳霉素对造血系统、免疫系统影响较小,局部注射用药量少、瘤体药物浓度高、全身 副作用少。[5]临床主要反应是发热。本组有2例注射后出现发热反应,均在24h内缓解,系平阳霉素激发体内内源性致热源所至;而大剂量地塞米松除有预防平阳霉素发热不良反应外,还具有抗炎、消肿、和软化疤痕的作用. 本文介绍方法为牙龈瘤的治疗提供一种新的途径,局部注射平阳霉素配以利多卡因 可达到无痛状态,患者易于接受尤其对于年老体弱不能耐受手术及儿童可免去全麻手术的痛 苦以及反复手术多次复发的患者,更是带来福音。本法操作简单、费用低、并发症少、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对于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本新闻共2页,当前在第1页  1  2  

编辑: 柠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