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硝唑治疗成人牙周炎疗效观察

2006-2-24 11:02  来源:山东东营胜利油田现河医院口腔科
作者:邱宏亮 阅读量:1236

  奥硝唑为硝基咪唑类衍生物,具有抗厌氧菌和抗滴虫的作用,它是继替硝唑以后研制成的一种疗效高、疗程短、耐受性好的硝基咪唑类新药。本研究采用西安博华制药有限公司研制生产的奥硝唑片剂,对60例成人牙周炎进行治疗,以替硝唑为对照,采用双盲随机抽取方法进行临床研究。 牙周病是局部感染性疾病。细菌及其产物是牙周炎病的主要致病因素[1]  。螺旋霉素、替硝唑等药物能有效地抑制和杀灭牙周病原菌,它们对成人牙周炎的治疗作用已经临床证实。本试验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载体分别制备了螺旋霉素-替硝唑复方药膜、螺旋霉素-奥硝唑复方药膜。采用牙周袋内局部给药的方式治疗成人牙周炎,通过观察用药前后临床指标、细菌学指标及生化指标的改变,对这两组药物进行对比评价,从而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材料与方法

  1. 病例选择及分组  从门诊选择成人牙周炎患者60例185牙,其中男35例,女25例,年龄18-72岁,平均42.5岁。奥硝唑治疗组30例105牙、替硝唑对照组30例80牙。所有受试者均无全身其他疾患,3个月内未服用过抗生素,半年内未做牙周治疗,妇女无妊娠。牙周情况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牙龈红肿、充血、糜烂,探诊牙龈出血,或伴牙松动、牙周溢脓,牙周袋深度 4mm,X片显示牙槽骨有不同程度的吸收。

   2. 牙周药膜的制备 取羧甲基纤维素钠,明胶海绵混匀后加蒸馏水并置水浴锅内加热,溶后得到复方胶液。将相同剂量的两组药物研细过200目筛,分别加入甘油、复方胶液和着色剂,搅匀后制成2种不同颜色,厚度均为0.2mm的薄膜。将药膜剪成相同的大小,放棕色瓶备用。每片药膜含药物0.8mg。

   3. 本实验采用双盲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将各组所对应颜色的未知药膜放置于牙周袋中,并观察记录其用药前后3天的生化指标、临床指标和细菌学指标。结果进行t检验。 3.1 龈沟液(GCF)收集和碱性磷酸酶(ALP)、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检测。刮除标本牙的龈上菌斑后隔湿,将Periopaper滤纸条插入颊侧近中的牙周袋内20秒后取出,立即置龈沟液测量仪(periotron 6000)并记录读数。随后将滤纸条放入盛有0.1ml磷酸缓冲液(PH 7.2)的小管中,室温放置50分钟后取出滤纸条,将剩余液体保存于4 C恒温箱中,24小时以内全自动生化仪测定ALP、AST水平。结果以U/ L表示。另外,根据计算机绘制出的标准曲线,将龈沟液仪显示的读数换算为龈沟液量,然后计算出龈沟液的ALP和AST水平(U/ L)。 3.2 临床指标   观察记录牙龈指数(GI)、出血指数(BI)。牙龈指数(GI)用Silness的牙龈指数分度法测定。 牙周袋深度(PD)、出血指数(BI)、用Mazza出血指数分度法测定。 3.3 细菌学指标   以无菌刮匙插入牙周袋底部,沿根面刮取菌斑,取出刮匙放于玻片上,滴一滴2%刚果红溶液混均,制成涂片,室温干燥,360g /L浓盐酸熏片后镜检,选择涂片均匀的视野计数200个细菌,记录细菌种类及相对比例。

   结果

  1. 各组用药前后细菌学指标(表1) 表1 各组用药前后细菌学指标(%) 组别 球菌 直杆菌 弯杆菌 螺旋体 奥硝唑 用药前 32.89 8.27 26.97 9.25 9.85 2.48 33.29 10.60 用药后 82.36 13.25 12.23 5.56 2.08 1.20 3.90 1.75 替硝唑 用药前 35.07 7.68 24.82 8.25 12.14 4.45 30.00 9.48 用药后 59.24 10.25 19.30 7.56 8.50 1.75 14.84 6.50

  2. 各组用药前后临床和生化指标(表2) 表2 各组用药前后临床和生化指标 组别 GI BI PD(mm) GCF量( l) LP(u/l) AST(u/l) 奥硝唑 用药前 2.52 0.71 3.54 0.59 4.15 0.48 3.80 0.57 1538.51 632.782 2053.63 1092.21 用药后 1.02 0.31 1.38 0.48 3.05 0.76 0.86 0.34 547.26 365.27 740.11 480.52 替硝唑 用药前 2.58 0.68 3.52 0.76 4.28 0.55 2.08 0.53 1517.31 786.52 010.682 1029.52 用药后 2.30 0.67 2.30 0.67 3.80 0.57 1.48 0.46 1021.25 520.71 1292.56 807.27

本新闻共2页,当前在第1页  1  2  

编辑: 姚红祥

网友评论